返回第586章 远忧近虑(第1/2页)  烽火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6节第586章远忧近虑

    天健见恩师相问,回过神来,微微一笑答道:“我在想,若是越国平定之后,再行分兵,去收拾剩下的七八个诸侯,我军兵力是不是有些单薄,下面的仗好不好打!”

    陶凤山微微点头说道:“殿下,此一节皇上也考虑到了。越地若定,我军可将俘获c招降的军兵,择其精锐强健者编入,至少可再得十万兵力,这十万人可分别编进两军,由陶谦和叶大成两位副帅率领去打西南诸侯。每路至少十五六万,对付那几个诸侯,不算少了。南方诸侯也就越国实力强些,其他皆不足虑!”

    天健笑道:“恩师是否有什么高见?不妨指教指教。”

    陶凤山摆摆手笑道:“殿下,臣高见是没有,皇上在臣来时,嘱咐臣说,这事让殿下自己去筹划,然后再把想好的计划告诉臣,让臣给参详一下,仅此而已!”瞅瞅他又压低了声音轻轻说道:“此事皇上再三交待,大军南征西征之前,这边不许第三人知晓,也就是说,连陶谦和叶大成现在也不能告诉他们!”说完又起身拿过一个小包过来,把包布打开,取出一本书递给天健,“殿下,这本书送你你,无时翻一翻,或许能有些助益。”

    天健接过来一看,封面上写着五个篆字:天汉用兵录。急忙掀开,仔细看那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天汉建国,天命所归;虽承天命,亦应民心。帝自幼统兵,凡大小千三百余战,其战无不胜,其攻无不克,其守无不固,守疆保民,仁义遍于天下,泽被万民,终建圣朝,据有天下!臣陶凤山,追随陛下数十年,身感心受,追怀圣义,故以拙陋之笔,不揣冒昧,追录陛下用兵之法,以为我朝用兵之鉴。

    天健看后,欣喜异常:“呀!恩师,你把父皇先年用兵之法写了下来,嗯,这可是无价之宝啊!给父皇看过了?”

    陶凤山笑道:“臣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最近才算是写成定稿,当即便呈给了皇上。皇上亲笔批阅过,和臣相谈之时,并说当年某一战,或可别用一法,战果当会更大,又说某一战,应该聚兵攻其一点,但因事起仓促,却分兵而攻,造成敌军逃遁。臣也思考过,皇上所说,自是圣明,但当时其境,不可能像事后这么剖析得这么明明白白,所以皇上当时的处置还算是颇为恰当的!殿下,这是臣据皇上圣意再经修订的,加上了皇上的批语以及臣的愚见。”

    天健珍重地收起,扶着陶凤山笑道:“恩师,你这可是雪里送炭呢!”

    陶凤山笑道:“当年臣归家休养,总想找点事做,便想皇上用兵,出神入化,若是能把其中经典之战记录下来,再详加剖析,对我朝可是大有裨益啊!此书臣亲笔抄写三部,一部呈送皇上,一部带来呈给殿下,臣亦自留一部。皇上还说,皇上用兵要记录写下,众将的历次征战也要记录下来;不但要把胜仗写下,败仗也要写下,再详加剖析,因此专门给臣调集一些人力进行搜集,之后还要交部刻印,分发给诸将,让我们的将领多加体会,以在未来的征战中加以借鉴。”

    天健郑重地点点头一笑,把书又包好,放在怀内,不再问他。知道是父亲有意在锻炼自己的全面掌控能力,至于定越之后分兵平定西南和南方诸侯的计划,父亲和陶凤山等朝庭重臣自然已有成议,自己若不拿出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案,陶凤山暂时是不会告诉自己的。当下便道:“恩师还要卖个关子啊!那恩师慢慢用,让弟子仔细想一想。嗯,弟子自幼失学,有了恩师的这本书,我可得要好好看看,认真体会。”说罢便转身走出,往花园而来。

    天健在花园中沉思良久,终于想出大致方案,正自出神,一声轻微的响声惊动了他,转头去看,一只黑猫从内室蹿出,顺着墙角敏捷无声地蹿上花墙,朝墙外跳下。天健见月色中那黑猫颈上好像拴着铃铛状的小物件,随着黑猫的跳动摇晃着,却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