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新钱(第1/2页)  我在大唐有座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蔬菜大棚的建设计划,其实王也从过年那会儿就有了。

    但是那个时候玻璃工坊还没有正式投产,最重要的几种玻璃原材料要从南方和青州等地送来,直到三月份工坊开启量产模式,但李渊又急着赚钱填充国库。

    所以制作蔬菜大棚顶棚所用的玻璃一直没有办法生产。

    王也曾经想从现代直接采购大量的塑料薄膜,但是后来还是没有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也想等到橡胶树找到后,再让工匠们自主研发,只有这样大唐才能进步,而不是依靠自己一个人当搬运工。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一些温室蔬菜种植园,像骊山温泉山庄后院,就有一片区域是专门用来种植蔬菜的,不过产量很低。

    因为土壤含硫超标,基本没有多少蔬菜能够适应,哪怕是种出来了,蔬菜其实也是恹恹的,看着不是非常美味。

    李二等人对于王也说的蔬菜大棚,都没有什么概念。

    王也自然也懒得解释,反正现在已经开始入秋,等土坡平整完成后,大棚就能开始建设,到时候再带他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对了,刚刚我们的马车在官道上碰到很多到唐人街的百姓,今日唐人街或者竞技场又有什么大活动吗?”

    餐厅里,王也一家c秦王一家相对而坐,大家正畅快品尝着这个时代的啃得鸡,坐在虞凌烟身边的长孙无垢咬了一口香喷喷的烤翅,习惯性的找了个话题。

    虞凌烟闻言摇了摇头,抬头朝王也看去,有没有活动肯定王也最清楚。

    “今天?”王也抽出一张纸巾,擦掉嘴角的油渍,想了想才说道:“好像是大唐农业银行有活动吧,父皇不是允许我发行新钱了嘛,今天举行了一个旧钱换新钱的活动。”

    “旧钱换新钱?”秦王李二拿起一根薯条,疑惑的看向王也。

    王也点了点头,喝了一口果汁,才道:“我打算全面实行银和金两种钱币,就是怕百姓们有些抗拒,所以让明礼安排了一个换钱送镜子的小活动。”

    “送镜子?”这下子震惊的是长孙无垢,要知道就在半年前,镜子在长安都还是紧俏的奢侈品。

    “不错,现在玻璃工坊的流水线作业运行得很顺畅,以后这些玻璃制品只会越来越便宜。”

    王也拿起一根薯条咬了一口,不在意的说道。

    旁边李二脸色一僵,说真的,有时候他真的很佩服王也的胸襟和气度。

    一般人要是有像镜子这种奢侈品的制作秘方,肯定是不会拿出来分享的,当初王也只能找李渊合作,大家也知道玻璃这东西肯定是暴利的产品,这大唐只有李渊能保得住。

    不看其他,就说这大唐的国库,只是半年时间,国库就已经充盈富有,这些钱有一部分是大唐各地的赋税,这一部分大概占三四成。

    而王也的大唐商会,还有与王也合作过的世家和贵族,这些人缴纳的商税也在三四成左右。

    剩下的,就全部是玻璃工坊的产出了,半年时间,接近三十万两白银的利润,可见玻璃制品的受欢迎程度。

    便是当初第一次见到镜子的几个外邦使臣还有首领们,一面小小的梳妆镜就敢花一千贯来买,足可见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可怕。

    但是现在,自从天生丽质开业后,镜子的价格不断下降,如今巴掌大的梳妆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普通的百姓也能家家户户拥有一面,价格也就是一二百文,也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五六天的伙食费,不贵。

    但是半人高的镜子却还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因为镜子越大,工匠们费心的地方就越多,想王也要的两米长一米宽的大玻璃,一天的产量也就是十来块,所以蔬菜大棚建设才迟迟没有开展。

    秦王李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