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3章 被迫撤军(第2/3页)  三国之兵临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正心中不由暗暗叹息一声,马岱在临走时被刘璟接见,估计杀戮命令为刘璟下达,虽然是匈奴胡人,但毕竟是无辜的妇孺和老人,这样杀戮他们也难言正义,法正发现刘璟这几年的心境越来越冷酷,或许和他权位愈高有关,望着刘璟那略带阴冷的目光,法正忽然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之感,他心中不由一阵颤抖。

    就在这时,法正感觉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他一回头,看见贾诩眼中温和宽厚的笑意,使他心中感到了一丝慰藉,他感激地向贾诩点点头。

    “各位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刘璟提高了声音,目光缓缓扫向众人,这时赵云迟疑一下道:“既然匈奴撤军,那么乌桓人就没有了匈奴压力,我们应该可以争取他们,这一战是否可以”

    赵云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一战是否值得打下去,是否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赵云的话使大堂里一片寂静,就算最好战的刘虎也需要给赵云一个面,尊重他的意见。

    过了半响,刘璟缓缓道:“赵将军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不想杀人,如果乌桓能完全归属,任凭我们安置,我愿意多一些人口,但很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就像我之前承诺将乌桓安置去河西,现在他们或许会安份的放牧生活,只要我们保持强大实力,几十年内也不会出问题,但年后呢?谁能保证年后,乌桓人依然安份守规,不会割据河西自立?不会出兵关陇,烧杀抢掠?”

    刘璟的话在大堂内回荡,重重冲击每个人的内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了我们的孙不再怪我们这些先祖短视,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隐患,不管是对付乌桓,还是匈奴,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诛灭,或者将他们打散安插去内地,和汉民混居,从事农耕,这样几十年后,乌桓就不复存在,这是大汉王朝一贯的立场,要么驱逐诛灭,要么同化,曹操在辽东对乌桓人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段,为什么我们就不行?”

    赵云苦笑一声,“是卑职想得简单,愿听从殿下之令!”

    这时,贾诩又笑道:“看来,我得说两句了。”

    他缓缓给众人解释道:“殿下只顾给大家讲道理,却忽略了给大家说说策略,事实上,对乌桓的策略是我提出,之前为了制止乌桓和匈奴联合,我建议派秦参军出使乌桓,这时候提的条件最为优厚,准他们农耕者在上郡生活,愿意继续从事游牧者则迁去河西,我们会给他们很好的牧场,可谓仁至义尽,但乌桓没有接受我们的厚待,依然集结出兵,与匈奴南北呼应,迫不得已,殿下提出了奇兵计,袭击匈奴老巢,逼匈奴撤军,马岱将军不负殿下期望,奇袭成功,将匈奴逼回了老巢,这个时候,乌桓还不知道匈奴已撤,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时机,出兵痛击乌桓,将他们彻底击败,然后再按照我们的方式安置乌桓人,不再给他们保持游牧的机会。”

    赵云点点头,“我明白军师的意思了,对我们而言,时间非常重要,必须在乌桓人得到匈奴退兵消息之前动手。”

    众人也恍然,纷纷起身道:“请殿下下令!”

    刘璟冷然道:“这一次就让乌桓骑兵尝一尝蜂弩和重甲步兵的厉害!”

    乌桓二十几个部落在赤木令的召唤下,一共集结了万军队,这些军队平时为牧民,战时为士兵,虽然骑术强,但训练却远远不足,这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共性,人口不足使游牧民族无法保持专门的士兵,最多只有数千直属核心士兵。

    鲁昔站在大帐前,目前复杂地注视萧关,他实在不想打这一战,但他唯一的年幼儿在匈奴人手中,还有一万匈奴骑兵压阵,使他不得不听从命令,发动对汉军的进攻。

    鲁昔叹了口气,回头问边庶道:“如果汉军始终不肯迎战,我们该如何是好?”

    边庶沉思片刻说:“以刘猛的性格,如果汉军不肯应战,他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