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饱受战乱之苦,都盼望社会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太平生活。但是,如何结束战乱?这似乎是一道难以破解的难题,许多仁人志士殚思竭虑寻求答案,似乎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老子的答案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孔子的答案是:礼治。
然而,老子和孔子的学说不为统治者所接受,统治者喜欢的是法家学说。
法家主张法制,作风务实,目标是富国强兵。哪一个统治者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地域越来越广、子民越来越多?法家学说迎合了统治者的心理,法家的人得到了重用。
追根溯源,法家的鼻祖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掌管刑法的理官。但从夏朝、商朝到西周,人们尊礼重义,社会安定有序,风气纯正,违法乱纪的人少,法家显得不重要。进入春秋时期以后,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各诸侯本是一家人,却不尊周天子,相互武力争夺地盘、王位、财宝,违反礼法的人很多,迫切需要用法治来规范和修正人们的行为,法家显得很重要了。
管仲是春秋时期一名重要的法家人物。他帮助姜小白当上齐桓公后,用法家思想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他说:“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社会才会稳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都要遵守法度。还说:“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主张政令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下情。还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遵从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反对空谈理想,主张要建设精神文明,首先要建设物质文明。管仲出任齐相后,凭借着海滨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凭着国富兵强的实力,九次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第一个诸侯霸主。
人们看到齐国强大以后,可以保一方平安,不仅齐国人过上了太平日子,受齐国保护的诸侯国也过上了太平日子,由此浮想联翩:天下战乱不休,是因为天下四分五裂。如果天下统一了,战乱自然就消失了。希望强大的齐国统一天下,消除战乱。但是,管仲和齐桓公逝世以后,齐国就随之暗弱了,天下统一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继齐桓公之后,晋文公重耳成为了诸侯霸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晋文公本身就是一位法家人物,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改革军队建设,文治武功卓著,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但晋文公逝世后,晋国朝政被六卿把持,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晋国陷入了混乱。
范宣子是著名法家人物,帮助晋悼公成就了霸业。晋顷公看到六卿逐渐壮大,祸乱朝政,就想依法治国,规范和纠正六卿的行为。公元前年冬天,晋顷公收全国生铁四百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成为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
然而,六卿羽翼已丰,晋公没有实力,铭铸于大铁鼎上的“刑书”就是一纸空文,无法实行,六卿依然我行我素。
公元前4年,赵鞅要把卫贡户良民从邯郸迁到自己的封邑晋阳,邯郸大夫赵午不同意,赵鞅要杀死赵午。赵午联合中行寅、范吉射攻打赵鞅。智氏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去射、中行寅有仇,调军队帮助赵鞅。晋定公本来要惩治挑起事端的赵鞅,现在赵鞅、智氏荀栎、韩不信、魏侈结成了强大的联盟,中行寅、范吉射成了少数派,晋定公宣布范氏、中行氏为叛党,赦免了赵鞅的罪,智氏率领韩氏、魏氏协助赵氏反攻中行氏、范氏。历时年内战,公元前4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被灭,晋国六大家族剩下了韩、赵、魏、智四家,智家的势力最大。
勾践称霸后,智伯瑶为了重振晋国霸业,对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