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讥评(第2/3页)  明朝当官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所揣测,便问道:“敢问陛下,此文作者,自号梦龙,可是坊间流传的《白蛇传》c《杜十娘》的撰稿人?”

    “正是此人。”嘉靖帝也没有其他话。

    “臣也读过此人写的话本,”袁炜有些轻蔑道:“颇为妄诞,字句无可取之处,远不如改编的戏文。”

    袁炜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称意,便大肆诋毁c讥诮,就连他的得意门生也毫不留情面,往常嘉靖帝大都赞同他的想法,但这一次,袁炜没有得到回应。

    倒是李春芳思量再三,才犹豫道:“臣倒是觉得,这位梦龙公子,虽说有些书生意气,其文也奇谲险峻,可立意却堂堂正正,十分令人难解。”

    嘉靖帝“哦”了一声,似乎对他的说法感兴趣,道:“你仔细说。”

    李春芳是状元出身,他作文体制朴实,书理纯密,立意远大,堂堂正正——历来状元的文章,都是如此,所以他最有体会:“臣只觉得这位梦龙公子,虽然说自己‘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但其文不狂,其人不痴也。”

    “其文一开始,举天道为法,”李春芳缓缓道:“天道者,中庸c自然c无方c有圆,他都不说,却说殊途同归,乃是说‘天道嘉善’,善恶之间,鬼为人,人为鬼,跟性善c性恶毫无干系,也是对道学者所谓人鬼殊途,亦或道不同则不谋的嘲讽。”

    嘉靖帝轻轻敲了一下钟磬,道:“继续说。”

    “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李春芳道:“臣也读过飞头蛮的志怪,难以忘怀,只觉得这是世上最奇特的异闻了,可梦龙公子说,这世上随便睁眼看到的事情,都比飞头蛮的故事还要荒诞古怪,臣初时不解起义,后来看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一句,才恍然大悟。这世上之人,都用假面迎合世人,世情阴冷,仿若鬼蜮,人人都有嗜痂之癖,可都不愿承认罢了。”

    嘉靖帝仿佛被搔到了痒处,又一次敲了钟磬,这一下让袁炜心头大震,看来皇帝是认可这篇文章的,而李春芳的解释,也恰到好处。

    但袁炜之前已经得到了暗示,对这篇文章还是要诋毁:“陛下明鉴,臣之前说此文妄诞,乃是觉得这必然是孤寒书生所写,意气激烈,乃是因为不得志;言辞奋发,乃是因为见过了太多世情,更让臣觉得好笑的是,此人竟敢妄想同太史公比肩,臣不知道他哪里来的信心,以继道统之名,将鬼神之说反而转化为儒家之言,牵强附会,若是太史公魂其有灵,必然也要被这无知小子气得七窍生烟。”

    李春芳静默了一会儿,才道:“当年太史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继孔子论诗书,作春秋,说小子何敢让焉!时人讥之,以受刑之人,何敢继孔子之志,如今以袁学士看,太史公能继承否?”

    袁炜一时语噎,怒道:“太史公作《史记》,煌煌著作,彪炳千古,梦龙何人,有何大作,不过市井里闾之话本,低俗难登大雅,也敢放狂言?”

    黄锦心中一顿,就是你口中的低俗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字,偏偏皇上还爱不释手呢。

    以李春芳温和默然的性子,几乎没有和袁炜发生过什么争论,这也是袁炜能容得下他的缘故——但今天,他仿佛执意要争论到底:“里闾之音,百姓爱之;黔首之言,能传千古。白居易为老妪念诗,故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诗经国风,从百姓处来,吟诵至今。”

    不顾袁炜瞪大的眼睛,李春芳道:“臣最爱此文最后一段,天下史书,无不为帝王将相c才子佳人作传,唯独太史公司马迁,能为氓吏c流民c黔首c刀笔吏作传,承春秋之笔,成煌煌之作。如今这位梦龙公子,臣虽然未睹其人,但见其文字,乃为百姓作传,臣以为他的确是继承了太史公之志,所言非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