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中和”的境界,便是圣人了。
第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实践它。并不是学过的东西,要时常温习!虽然朱熹在注释中提到“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但习字并不是“重复学”的意思,要大家学习了之后再学习?而且是反复温习同一种东西?不,“学”是“学”,“习”是“习”,从“学”到“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第四句,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头啊,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儒家的核心,仁义。
所以这四句话,怎么才能贯通,且提炼出一条完整的逻辑呢?
陈惇思考起来,他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读书人的最高追求是什么?
毫无疑问,治国平天下!这是第一句引发出来的话。
第二个问题,陈惇问自己,怎么才能治国平天下?
简单,因为《大学》说了,要先格物致知,然后诚意c正心c修身c齐家为什么格物致知之后,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了呢?
陈惇在这里,不能引用任何除了程朱理学之外的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要知道,自古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众说纷纭。很多学派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但在科举考试中,陈惇只能用朱熹对这四个字的标准注释: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穷究事物的道理,事物有什么道理呢?
陈惇略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他环视整个考场。就在这一刻,他仿佛有所悟。
整个考场,有埋头苦答的考生,有分发卷子的书吏,有监视考场的衙役,有出题的考官,还会有改卷子的人,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名字,科举考试。
这种考试已经形成了,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它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行方式,它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运行方式?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认识这种事物,以及它背后的这种运行方式。
那不就是认识社会吗?
社会是什么呢?
社会是人啊。是人组成了社会啊。
所以大学之道,是让你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组成这个社会的人。
可是人是什么?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动物,不是草木。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只能压抑c只能抗拒,却抹杀不掉的东西。
那你要了解人,是不是要知道人的这种天性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有本性,那就一定有后天社会加在人身上的东西,这就是你要格物致知要知道的东西,
第一句和第二句串在了一起,陈惇用笔点了一下,“性”,是指自然天性,“道”,是指由天性而发,自然而然形成了规矩原则,“教”是指主动及被动性地适应这种规矩原则,而这种规矩原则就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你要想治国平天下,就应该先了解这三种东西。
于是第三句也顺理成章地接上了,你既然了解和学习过了这些知识,就应该去实践它。你既然知道了社会的运行规律,就可以凭此改良甚至改变这个社会,为人类做出更有益的贡献。
那么第四句有关仁义的话,就是更上一层楼了。所谓社会和人的运行规律,是大家都有自我求生的欲望故而为了自己更好生存而与他人建立起相互联系c相互的规定秩序,但是这种规则秩序绝不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因为人是利己的,所以真实的社会是战争c剥削c种族c优胜劣汰占据的,在这个时候,儒家才提出了一种平衡社会关系的办法,仁义。
陈惇长吁了一口气,他知道该怎么破题了。
“自古帝王之治c圣贤之道,不外中和。中和者,举天下万世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