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三章(第2/2页)  大明首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众,龟缩于惠州一带,屡表愿受招抚之意。”

    殷正茂沉吟片刻,没有表态,而是问:“还有谁?”

    “潮州知府候必登。”赵淳道,“此人进士出身,莅任五载,尽心治事,熟知海贼山寇情形。”

    “甚好!也不必召他前来了。”殷正茂大喜道,“绥广,先要灭寇安民,而海贼山寇,以惠潮为甚,即移行辕于惠州,本部堂要亲临前线,指挥战事!”

    “军门是两广总督,惠州偏于一隅……”赵淳提醒说。

    “时下绥广乃首务,广西有郭应骋做巡抚,我放心!”殷正茂语气坚定地说,“三两日就启程!”

    “呵呵,军门,这游览市面……”赵淳问。

    “顾不上了!”殷正茂道,“待岭南底定,可以给朝廷交差了,再游览不迟!”

    赵淳一笑:“那下吏先把着广州城给军门略述一二。”他从袖中掏出一张舆图,比划道,“广州城有七门,城东北隅有粤秀山,西北有九眼池,为一方胜概。此地天气甚暖,乃阳泄阴盛之地,冬不雪,花不谢,草木不凋,民人多湿疾,亦风气使然。其俗贱五谷而贵异物,然珠翠牙玳与五金诸香,皆产自交南海岛,非中国所有。市肆惟列猪和鱼。猪只有十斤左右,要卖整头的;鱼却有几十斤,反倒剖析而售,举国也就广州城有此事。至于果实种种,惟荔挺为最,荔奴次之。鸟则多孔雀,兽多麋鹿。”

    殷正茂无心细听,支吾了一句。赵淳、俞大猷见总督蹙眉沉思着,知他在思考战事,也就不再盘桓,施礼辞去。

    过了两天,整备停当,用罢早饭,殷正茂正要传令启程,亲兵送来京师函一封,殷正茂急忙展读,乃高拱所写:

    先承教,谆切如得晤对,巳多感慰。继又辱示倭奴猖獗,土寇相勾为乱,忧怀可想也。然有公在镇,诚何足虑?顾此非一朝之积,所谓因循姑息,废弛痿痹正是。向来久贻之病,若非一大振刷,终亦若斯而巳。公素负大志宏略,今当盘错,正利器可施之日。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古云:‘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仆固不敢望于张仲,然力为主持于内,俾豪杰得以成功于外,同心戮力,共翊王室,则寸衷固自许焉,而曷敢有一毫之不尽哉?其诸藩臬守令等官,有当在地方者,或不宜者,或他处之人有可用于广者,幸一一示之,即为措处。官皆得人,事自可办也。

    又:仆昔曾具题议处广中有司,今又为议处荐举以激励之原稿特录上。幸刻成册,二司守令各给一册,使彼知庙堂相待之意。如此,当必有劝也。又稿三通,亦守令所宜知者,附之后可矣。冗甚!放笔布复不伦,幸亮。

    阅毕,殷正茂立即传令:“行程调整,午后再启程!”又吩咐传请俞大猷来见。待俞大猷一进节堂,殷正茂便道:“俞帅,林道乾在海珠寺题诗讥讽于你,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惧官军;然夷人不满千,林道乾却不敢与之战,何也?佛朗机人船坚炮利之故也。若夷人转而攻我城池,我何能御之?”

    俞大猷尴尬一笑,解嘲道:“夷人全是为贸易而来,倒是不会攻我城池。”

    “有备无患!”殷正茂道,“况倭寇自海上来,近海岛屿每每被海贼作为临时据点,若官军仅在陆地上防御,岂不被动?故练成一支有战力的海上作战队伍甚为必要。我本拟战事稍息再向朝廷提出治粤方略的,可元翁华翰有‘凡可改弦易辙,灭寇安民者,不妨见教,便当为公行之’之嘱。我看,造坚船利炮,训练水军之事刻不容缓,当向朝廷建言。”

    两人商榷一番,起了一道奏稿,即时封发。俞大猷擦了把汗,憨憨一笑:“七月底了,广州的天气还是这般炎热,真令受不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