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四章 心乱如麻(第1/3页)  重生之铁血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宁津召开的先遣大队军政委员会和冀鲁边工委c三十一支队联席会,对后来的冀鲁边根据地建设,影响至大至深!

    历史上的冀鲁边根据地,自从武汉会战结束c日军回师对我平原根据地展开治安肃正作战后,就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在冀鲁边我军主力撤往鲁西c鲁南后,冀鲁边军民坚持抗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才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现在由于萧四明的灵魂穿越,连战连捷的八路军115师东进先遣大队挺进冀鲁边。而且,和历史上我军五支队c津浦支队增援冀鲁边的被动进入不同,这次是萧四明有计划的主动进入,冀鲁边的抗战形势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联席会结束后,王麓水c胡青云c霍诚率先遣大队主力东进乐陵,留下黄骅率二营c四营驻守宁津,协助宁津县委c县政府组建政权c整编游杂武装c成立县大队c区中队c民兵,开始按照萧四明在联席会上的部署一步步落实了。

    王麓水走之前,和萧四明一起,同黄骅深入交谈了一次。

    宁津是先遣大队东进冀鲁边的第一个立足点,宁津的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关系很大。因此,萧四明和王麓水才在联系会议上决定由黄骅率领二营c四营驻守宁津,统一领导宁津的建党建政建军工作。

    打下了宁津城,俘虏了500名伪军,缴获了这部分伪军的装备,建立宁津县大队的武器装备就是现成的了。宁津这地方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只要工作做的好,建党建政建军工作应该进展顺利的。

    唯一让萧四明有点放心不下的是,初到冀鲁边,先遣大队又是一支装备精良c连战连捷的部队,干部战士的鼻孔都快朝到天上去了,对部队分散到各区去帮助建立地方武装c地方政权不上心。

    萧四明告诉黄骅说,建立地方党组织c地方政权c地方武装,是一件复杂c细致的活儿,急躁不得,得紧紧依靠宁津县原有的老党员,那都是经过白色恐怖考验的忠诚战士,是我党在宁津大地的火种。决不能因为自己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骨干干部,不能因为先遣大队是八路军正规军,就看不起这些火种一样宝贵的老党员,那是绝对错误的,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萧四明是要防微杜渐,生怕先遣大队的干部战士居功自傲;黄骅也是响鼓不用重敲,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不会犯那些低级错误的。

    黄骅就笑着对萧四明说:“大队长,放心吧,二营c四营的干部基本上都是红军干部。在苏区的时候,都经常帮助建设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权的,刚到冀鲁边更会严格要求,坚决执行命令,不会和地方上的同志闹意见的。”

    萧四明想想还是不放心,再次叮咛到:“老黄,小鬼子忙着打台儿庄呢,暂时间顾不上华北平原。但是,日军有一套侵略中国的战略,一旦他们实现了既定战略目标,又意识到不可能灭亡中国,就会回过头来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这个过程不会很长,最多也就是到年底。到时候,华北敌后抗战就要面临更加残酷的局面了。因此,留给我们的可以大发展的时间并不多,得抓紧!”

    黄骅点头答应,然后就说:“政委c大队长,宁津县30多万人呢,单从人口上讲,都是大县了。可以说,兵源十分充足!建立县大队c区中队c民兵队肯定没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里大规模扩军,在这里拉一个团一点问题都没有!”

    联席会议上,萧四明说的是下一步要实行整编,将先遣大队和三十一支队整编为四个团,这目标都已经够宏伟了,没想到黄骅想的更大,想在宁津拉起一个团了!

    萧四明回答说:“我军俘虏成分太高,急需征召身世清白c思想觉悟高心抗日杀敌的好青年入伍。冀鲁边民风强悍,练武之风盛行,确实有大量的优质兵源。别说一个团了,就是拉一个旅都没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