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论道小锣山(第1/4页)  大清国武林秘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见圣阳道长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着一绣有八卦图的白色道袍而更显超尘脱俗。他对众人道:“《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什么是“道”,道可道,非恒道。可心会而不可言述,可神通而不可语表,品其韵味而无穷尽。一个“道”字,它远比“理”c“天”c“心”c“无极”c“太极”等言词更为完美。”浅显地讲,道就是“本”就是“|根”,天地由道而生,万物由道而化,先天地之生而生,后天地之存而存,这就是道。”道“具有不生或无待的特性:万物皆是被生的,而“道”则无所从生,是独立固存的。“道”具有不化或常住的特性:万物皆流,而“道”不变。“道”’具有不偏或不滞的特性。它是周遍一切,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没有偏执。可以与佛家《心经》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相通之处,与易学中之无极c太极有相通之处。道”’具有无形或形而上的特性。

    听得这些话语,众人似耳目一新。以前书上深奥的话语令人百思不解,今天却被圣阳道长讲得如此明明白白。

    道长接着又道:“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我觉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道行”高低的标准而已。也就是一个人对“道”的体悟程度。“在《道德经》一书中,我觉得有四处精华。自此可领悟全书要义。

    其一便是第一章开篇的那两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欲读道德经,须先弄清道c心c欲(人的精神与各种要求)c名(主观意识)c器(有形的物质现象)c德(道在精神方面的体现与标准)等等诸多关系与概念。道是本体,在天地这个层次上来看,万物是万物。而在道这个层次上来看,天地也是物。因为天地是由道生成的,在道的状态下,它是一种混然不分的状态,是没有天地人及世间万物的概念的。有了天地之后才有了人。而人则是有思维有意识的。人们出于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对天地万物予以认识研究,并且为天地万物等都定了一个“名”,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认识。而在道的状态下,是没有这些主观的精神活动的

    梅庆书道:“所以人理解道就带有了人的主观看法把道当成了自然的人化或者人的自然化道长觉得觉得呢

    圣阳道长道:”名与其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名并不能完全表达对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嘛。”

    梅庆书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以名之,强字之曰道。

    道长点头道:“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不得已而垂象示民。但“道”可以“意尽”而不可以“言说”。故得意忘象可矣。”

    圣阳道长又道:”名的另一种含义就是道的具体体现,而无论是道本身还是其具体体现则都是难以言表,难以尽述的。无名,就是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天地就是由此而生成的。

    在天地之前,我们称之为先天,有了天地之后,我们称之为后天。有名,则是指后天,则是指后天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活动。人对天地万物分别予以命名以示区别。所以,换一种说法,就是有了人,才有了世界等等。

    众人听得如茅塞顿开,圣阳道长又道:”

    第二处精华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讲的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规律。天地万物化生之理,道合而为一,散为万殊。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气清轻,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下凝而为地。天一地一,共为二。此道生一,一生二之义。

    赵震南道:“

    这也就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圣阳道长点头道:”是的,看来你听明白了。“

    丁香兰道:”这样看来,世间万物皆可归为阴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