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二章 湘西剿匪(五)(第2/3页)  民国之铁血荣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总算是个主人,也不合适翻脸。

    “咱们这湘西啊,一向来人都一根筋,这山里的土民c侗民以及苗民啊大多没文化,也不识字。这不,和这汉人之间一有点冲突,就上山干上了土匪。我呢,祖上世代都居住在这里,他们中有不少人也都曾经是‘竿军’的一员,这犯了错,我也不合适不管。现在将军前来湘西主持大局,您看,能不能看在他们祖上也为国出过力,就网开一面,免他们一次罪。我替他们担保,以后再也不会作乱。”察觉了姜大柱的不耐烦,陈渠珍终于挑明了他的来意。

    “陈老先生。”这陈渠珍年近五旬,虽然保养得当,但鬓间的白发和有些花白的胡须还是透露出了他的真实年纪。在这个时代,他这个年纪也能算是老人了。所以姜大柱明知陈渠珍不服他的统辖,可他实在是不想计较。称呼他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陈渠珍算是他的下属,而去称呼陈渠珍的官职,而是刻意淡化从属关系,用老先生来称呼,以示尊敬。

    “照理,老先生前来说项,我肯定要给面子,只是这事实在让我为难啊。我来的时候,总司令警告我,作为代表政府,代表国家行事,第一要守法,第二要守法,第三还是要守法。一时的心慈手软,卖人情,丢失的是政府的公信。而这公信,可是国家的基石。我们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起源就是官员的人情大于法,而民众则是帮人不帮理,同样是人情大于法。最终的结果就是,本来很好处理的小事,因为升级成了两族之间的冲突,而是官员们更加束手束脚。最终以平息为目的,依靠偏袒一方,打压一方来解决矛盾,而不是依法而论。这样看上去,当时的矛盾解决了,可却埋下了以后更大的冲突的隐患。我们现在是个年轻的新国家,处理问题就要坚决的遵守法律,恶例一开,则会后患无穷。老先生,你觉得,总司令的这番话,有没有道理?有了他这番告诫,老先生您说我敢给您这个面子吗?”姜大柱把他来之前,杨寰宇警告他的话,复述给陈渠珍听。姜大柱很清楚,陈渠珍若是能理解,湘西的事情很快就能了结了,陈渠珍若是不能理解,怕今天的会面就要不欢而散了。带来的后果,怕是接下来的剿匪不会太顺利。毕竟陈渠珍这个土皇帝想要庇护谁的话,还真的能给他找来不少的麻烦。

    听了姜大柱的话,陈渠珍脸上有点挂不住。虽然他求情的对象地位比他高,但他作为湘西实际上的话事人,也早就养成了遇事说一不二的习惯。拉下脸来求人的事,对他来说,已经很久很久没做过了。可难得做一次,还碰了个软钉子。不过多年养成的城府,让他并没有立刻翻脸,表现出不豫的神色,而是端起茶碗,装作喝茶,以此来缓解气氛,同时脑子里迅速的判断这是不是姜大柱的真心话。

    从姜大柱到了湘西的一系列行事方法,陈渠珍明显感觉到了姜大柱是那种一心做事的人。特别是最近他得到的消息,姜大柱亲自带着他的警卫营入山,追踪了五天五夜,活捉了悍匪姚大榜,这很是颠覆陈渠珍的认知。象姜大柱这样的高级别将领,就算是个中将师长,能去第一线的指挥部坐镇的都很少,更别说亲自带队去作战了,可姜大柱这个上将却去做了。而在南部六县的所作所为,倒也印证了姜大柱嘴里所说的要依法办事,特地在江西全省抽调法官,在靖县设立了十数个法庭就是证明,而今在晃县,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做。

    “姜司令既然这样说,那老朽也退一步。对下山投降的人,让法庭依法审判。对于负有血债的人,‘竿军’自然也不会庇护。但对于仅仅是从匪,没有大恶的,能不能在审判之后,不要发配边疆,而是交给‘竿军’监管?毕竟,这些人很多都是‘竿军’的骨干。姜司令怕是不知道吧?我们‘竿军’藏兵于民间,只要国家需要,仅仅在凤凰,连排一级的基层军官储备就达三千人,兵员储备更是高达十万人,足足可以随时编起五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