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三二章 南北和谈(四)(第1/3页)  民国之铁血荣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四位老先生在茵茵绿草间河卵石铺就的道路上倘佯着。整个学校的规模之大,他们已经逛了快一天了,也没全部走遍。本来马君武由于要去开会,想让副校长的陈焕镛陪同的,但蔡元培拒绝了,他要自己亲自看一看,不想有人在一旁引导,这样也许能看到一些他想看到的东西。

    如果刚进学校的时候,蔡元培只是感叹杨寰宇的大手笔的建设这个校园的话,随着一路行来,一幢幢高大宽敞的教学楼,鳞次栉比的学生宿舍楼就让他越发的惊讶了。不过,更让他眼红的是那一排四层的实验室大楼,里面分门别类的数十个仪器设备完备的实验室。可以说,这绝对是国内设施最为完备,规模最大的实验室。基础物理c力学c材料学c光学c电力c无线电c电子c分子化学c植物学c动物学c机械动力等等各种学科,琳琅满目。

    等到走进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听图书管理员介绍,这里号称藏书近千万册的时候,蔡元培已经快说不出话了。仅仅走在阅览室,这里陈列着国外最新的各种学术期刊差点让四个老家伙连路都要走不动了。到这个时候,蔡元培有些羡慕马君武,羡慕他能在这样的一所大学里担任校长,也终于明白,是什么吸引了国内外大学里的教授们,对这里趋之若鹜。让这所刚刚成立没几年的大学,一跃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

    杨寰宇这一介武夫,对这所大学的建设,真可谓是不惜血本了。也终于让蔡元培明白,北方能够成为华夏工业的核心区,并不是出于侥幸。这才是杨寰宇统辖的军队,实力强大的真正源头,蔡元培相信。蔡元培当然不知道,杨寰宇的武备到底是出自那里,但他在北方工业大学的所见,让他认为他找到了答案。

    等到马君武匆匆赶来,陪着他们共进晚餐的时候,马君武的一番话,才让这四个老头子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眼里的这个军阀。马君武告诉他们,杨寰宇不仅仅是花巨资建设了这所大学,北方各地,北方特区实行的八年制义务教育和之后的两年制技工教育,才是北方特区政府真正花钱的地方。毕竟,北方工业大学的投资大多是一次性的投资,土地,基建,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软件设施的购买,这些不过是在初期投入大一些而已。而在之后学校的运行上的投入就小了很多,随着陆陆续续的一些工业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发项目的设立,现在学校大部分的经费来源都是这些工业企业,北方特区政府现在并不需要再大笔的投钱。

    相反,倒是遍布北方各地的小学和初中,以及技工学校,需要北方特区政府不断的持续投入。不仅如此,北方特区还在工厂c军队和农村,大力推行扫盲,如今北方特区的百姓识字率,已经从十年前的不足百分之五,上升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除了一些老人和岁数大一些的农民,在工厂企业以及各种服务行业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都识字,甚至有不少工矿企业,还在企业里办技工夜校,使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迅速提升,使之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推手。

    “你们看到图书馆墙上的那句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了吧?那就是杨主席,特意让人装上去的。哦,他还说了一句话,绝对是你们想不到的,他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你们能想象么?”马君武用这句话来总结北方特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教育的投入。

    “这确实不是一个武夫能说出来的话!他不是出身段芝贵的保镖,就读于保定军校的么?难道以前也是书香世家,家道中落才流落南阳?”李石曾疑惑的问道。这话从马君武嘴里讲出来,不由得他不信。但他绝对不信传言中,仅仅是一个落魄于南洋的武馆,归国后先是充当段芝贵保镖,然后在保定军校读了两年的杨寰宇,能有这份见识。

    “你对他不了解啊,他以前在南洋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你说他只在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