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抚军京营(第2/3页)  崇祯十五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差不多八万两,足够京营一月的军饷了。”

    “剩下的五个月呢?你又想抄谁的家?”崇祯问,崇祯也是聪慧之主,他隐隐已然猜到了朱慈烺的办法。

    “剩下的五个月,还在徐卫良的身上。”

    “嗯?”

    “右掖营这些年多拿了五十万的军饷,但并不是徐卫良一人独吞了,而且这事也不是徐卫良一人能做到的”

    “你是说成国公c定国公?”崇祯面无表情。

    朱慈烺不承认,不否认,他表情已经是答案。

    “可有证据?”崇祯问。

    “没。但徐卫良”

    崇祯打断他的话:“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成国公定国公都是随我太祖高皇帝开疆拓土的功勋后代,没有十足的铁证,谁也不能动他们!不然天下人会以为朕为了区区一点军饷,就构陷他们入狱。”

    朱慈烺只能答应:“儿臣明白了。”

    “不过阳武侯薛濂,是可以动一动的。”崇祯冷冷说:“朕已经让骆养性去查了,看看这些年,他在神机营究竟贪墨了多少银子?”

    骆养性,锦衣卫指挥使。

    虽然都是世袭的勋贵,但份量显然不同,朱纯臣徐允祯是国公,祖上赫赫威名,故交姻亲,门下子弟,遍布朝野,崇祯不能轻易动他们,而阳武侯薛濂只是一个侯爷,份量轻的多,且薛濂身为神机营的指挥使,神机营出了问题,他负直接责任,就算崇祯将他革职下狱,其他勋贵也说不出什么。

    崇祯显然也是有点急了,儿子夸下海口,自己却没有银子,成国公和定国公不能动,那就只能动阳武侯薛濂了,否则以他的脾气,绝对不会轻易向勋贵开刀的。

    “朕刚问了,内库还有三十万两银子,如果一月后实在没有办法,你就都拿去吧。”

    崇祯板着脸。

    为了儿子的信誉,崇祯也是拼了。

    一股酸意涌上朱慈烺鼻尖,鼻子一酸,眼眶也湿了。

    “谢父皇。”

    朱慈烺跪伏在地。

    这三十万银子看起来好像很多,但却顾着内廷几万人的开销,均摊下来,根本没有多少钱,一旦没有了这笔钱,而其他钱又收不上来,内廷就要举步维艰,连油盐酱醋都买不起了。

    听起来是一个笑话,皇帝居然会为了钱而发愁,但在大明,在崇祯朝,却一点都不新鲜。

    崇祯鬓间的白发,龙袍下摆里衬上的补丁,还有母后宫里的织布机,每每看见,朱慈烺总忍不住的心酸。

    “起来吧。”崇祯叹口气,对儿子今天的表现,整体来说,他是非常满意的,如果不是儿子,他说不定还要被朱纯臣徐允祯欺瞒多久呢,不过皇帝的威严,帝国的荣辱,让他不能当面认同儿子的所为。

    朱慈烺却不起来:“父皇,儿臣有两件事相请。”

    “又是什么事?”

    “儿臣想去京营抚军。”朱慈烺说。

    京营抚军,也就是京营总督,取代朱纯臣现在的位置,因为朱慈烺是太子,所以叫抚军。

    大明有制,太子“内守为监国,外出为抚军”。

    崇祯沉思半晌,缓缓道:“京营如此糜烂,朱纯臣徐允祯实在让我失望,你做这个京营抚军,原本是合适的,交在你手里,也比任何人都让朕放心,只是我朝开国以来,尚没有太子抚军京营之前例。”

    朱慈烺心中一沉,看来父皇还是破不了“祖制”这个心魔,赶紧说:“父皇,如今外有建虏,内有流贼,各地督抚总兵却没有几个能为朝廷分忧的,连朱纯臣徐允祯这样的世袭勋贵都尸位素餐,贪墨军饷,究其原因,除了能力问题,阴奉阳违,外忠内奸也是重要因素。”

    “若让其他人总督京营,不过是另一个朱纯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