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客栈(第1/2页)  聊斋异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是一个距今十分久远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也是我的爷爷不经意之间给我讲的。

    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爷爷生活在民国时期。

    民国是一个十分混乱c动荡的年代,那是一个我们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一个年代。

    我的太爷爷祖籍在岭南的一个县城,是当地的地主,家里虽然不是特别有钱,但吃抽用度是不用发愁的。

    我太爷爷的父亲一口气娶了三房姨太太,那却只有我太爷爷这么一个儿子。

    那个年代啊因为军阀混战,今天姓张的把姓李的打跑了,明天姓张的又被姓陈的打趴下了,这一县之长就像走马灯似的,正应了那么一句话: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由于那些县令老爷都是自顾不暇,所以啊,就出现了好几伙土匪。

    有一日,那些土匪趁着县城内乱的时候,蜂拥而至,打砸抢劫,是无恶不作。

    我太爷爷家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地主,自然就成了主要的劫掠目标之一。

    虽然家里还有十几个打短工c做长工的伙计,但那些土匪手中可是拿着枪。

    我太爷爷的父亲也是看得开,见到那些土匪闯了进来,也没敢阻拦,老老实实的把家里所有的钱都交了出去。

    那些土匪见我太爷爷的父亲这么识相,又得了许多的钱,倒是没有继续为恶,也就保全了这一家子老小的性命。

    用我太爷爷父亲的话说就是:生在这乱世之中,能保全性命已经实属不易,何必在乎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黄白之物?

    那些土匪抢了一通,也就去了,可这家里一下子没了钱,更何况还有十几张嘴等着吃饭。

    我太爷爷就站了出来,说是要去跑马帮。

    这跑马帮就是一伙人把南边的东西贩卖到北边,因为战争的关系,倒是可以赚些钱,但风险也很高。

    我太爷爷家里虽然有些田产,但那个时候哪里还有青壮年肯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种田?

    我太爷爷的父亲想了想,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法子,便把家里的田一气儿全卖了,换了百十个大洋做为跑马帮的本金。

    我太爷爷就拿着这些钱买了十几麻袋的盐巴和白面。

    我太爷爷的父亲找了一个叫田六儿的手艺人带头。

    那田六儿原本是一个庄稼汉子,但因为战乱,就做起了跑马帮的买卖,因为为人仗义,而且曾经在少林寺做过几年打杂的,学了一身的拳脚功夫,便在这一带闯出了一些名头。

    这一片儿跑马帮的大多数都是找这田六儿带头。

    那时候田六儿正巧也要出一趟货,又收了我太爷爷父亲几块现大洋,也就答应了。

    一行人约莫有二十几个,牵着三四十匹马捡了一条小道向北而去。

    一路上虽然遇到了激活山贼,但都被这田六儿给打发了。

    不得不说这田六儿不仅身手不错,而且也会做人,知道破采煤贼的道理。

    山路崎岖,一行人是翻山越岭,一连走了百十余里,都没有见到一户人家。

    这一天,大家伙终于走出了那片大山,正巧山下就有一家不大的客栈。

    虽然才过了晌午,但大家伙说什么也不肯走了。

    我太爷爷从小可以说是娇生惯养,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罪,脚底板早已摸出了好几个大水泡,一走就是钻心的疼。

    但由于我太爷爷性子要强,别人不开口,他也不好意思说这话。

    田六儿见众人都这么说,踮脚又望了望前路,仍旧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林子。

    也就是说要是错过了这客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有这样休息的机会。

    田六儿略一思索,也就同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