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逞威风贾珠得意 为讨好得罪众人(第1/3页)  红楼之位极人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贾珠原以为,入了国子监,不必管那些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只与真真正正的读书人相交便是,左右自己是有正经功名的,自然与纯粹被家里送来镀镀金的二世祖不同。

    哪知道,大洪的国子监是分班教学,分别授课的。

    如王伋这般在院试拔头筹的优贡生极少,各省每几年才有不过几个名额,因此与落选举人里选出的副贡生同班。

    岁贡生中多是挨资历多年方才轮到,已经白头的不在少数,故自组一班。

    靠了家里进来的荫生又单独一班。

    虽说京里一二品的大臣家里都有个入国子监的名额,只是从荫生出仕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于日后升迁上也诸多限制。

    那些出身清流的文臣,或者世代书香的大族,更是尤其讲究仕途出身的,在家中子弟读书上头极为重视,自不肯轻易地叫子孙放着正经的路子不走,去顶个荫生的名头。

    除非是子孙中身体不好,受不得科举的辛苦的,或是实在不成器又没有天份的,才叫去国子监读书,好歹认识些有潜力的监生,将来入了官场说不得就能派上用场。

    因此荫生里清流出身的极少,倒是大多是勋贵的后代。尤其公侯家里颇受重视的嫡长子孙,多数被送来镀镀金,顺便结交家族下一代的人脉关系的。

    这些人里想着正经读书的竟没有几个,来上学听课也常常三天晒网两天打渔。国子博士与助教等皆对此心知肚明,见略微加以管束也并没什么成效,索性便听之任之了。反正监生人数众多,缺些惯会捣乱的倒也清静些。长此以往,也就养成了这般风气。

    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见如此情形,心中一直想要整顿却苦无良策。毕竟这些荫生家里个个不凡,不知道有多少势力人脉,均是自己这只算金陵平常书香之家的家族惹不起的。

    贾珠自觉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自然与别个不同,素来有些瞧不上别的荫生。每日只是跟着博士学习,目不斜视,绝不肯与那些勋贵子弟多说一句。几个国子博士见贾珠谨听教诲,也拿来当做标杆,常常拿他来训示别个荫生。

    要说这帮荫生可没一个是好惹的,哪个不是家中养尊处优的长子嫡孙,家族未来的扛鼎人,哪受得了有人这般轻慢漠视。只觉得贾珠自恃清高,迂腐可笑,于是常常心情不好时便找贾珠的麻烦。

    贾珠自幼身体单薄,之前为了考取功名太过用功,更是伤了根元,说是手无缚鸡之力毫不为过,哪里能与这帮自小斗鸡走狗却娴于弓马的公子哥儿相抗衡。只道他们是仗势欺人,嫉妒自己的才学。

    贾珠觉得自己在国子监格格不入c深受委屈,忍不住向家人倾诉。贾家人知道了贾珠的处境后皆是担忧,尤是贾政最为气不过,滔滔不绝地骂道:“不过是一帮不成器的东西,自己不学无术,偏生又看不过珠儿将来有大出息,枉做小人罢了。”

    贾珠觉得父亲的话直说到他的心坎里,哪知道贾政也是由人思己,代入了自己在工部常年遭受的冷暴力罢了。父子二人突然之间变得惺惺相惜起来,好似一种怀才不遇却为世人所嫉的心情瞬间得到了理解。

    王氏也安慰贾珠说:“你与他们不同,将来自是要金榜题名的,竟不必理会他们,每日只找你舅家的表弟互相作伴便是了。”

    贾珠听了脸色有些不自然:“表弟这样的与我们并不在一起上课,平日里也少有机会碰面。”

    王氏忽然想起一人,问道:“听闻你表弟外家的表哥,姓石的,自幼便在国子监念书,可也曾欺你?”

    贾珠知道这人,摇头说道:“不曾欺我,只是石兄一贯寡言,绝不插手这些。”

    王氏说的是王伋外祖缮国公遗下的独孙,现袭一等子的石光珠。

    如今荫生这一拨人里领头的是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