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王轩献策(第1/2页)  混在大秦当丞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酒宴散去,李由请王轩到书房,命左右退下,躬身给王轩施礼道:“王兄,李某有失礼之处还望见谅。在下食朝廷俸禄,当今圣上委以重任,就要为百姓计。匈奴一日不平,边关百姓就无平安日子过。方才言及互市,还请兄不吝赐教。”

    王轩见李由一身正气,心中暗暗钦佩,拱手还礼道:“李大人客气了,大人心系百姓,实为百官楷模,卑职所讲的不过是抛砖引玉,主意还得天子与诸位大人来拿。

    不过这互市确实对我大秦百利而无一害,且不说别的,就以宝马良驹而论,互市就大有好处。

    当今圣上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本是万世不拔之基业,但连年战乱,中原地区牲畜消耗太大,尤其是好马所剩甚少。据说,现在即便是三公,也不能具钧驷,郡县官员有的只能乘牛车。

    匈奴盛产良马,若能通过互市引进过来,在中原繁衍广建马苑,堪称大功一件。”

    李由越听心越喜,亲自给王轩斟茶。王轩道声谢继续款款而谈:“蓄马还只是小事,布帛和药材皆是生活必须,若匈奴与我大秦通互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就要受我大秦制约。到时候,大人在边境修建城郭,引匈奴人前往居住,授其耕种之术,使其安居乐业不思草原,渐渐远离弓马,被我中原同化,匈奴之患可根除。”

    “妙哉,”李由拍案称快,“若王兄之策可成,边关就此便可太平了。王兄这次赴咸阳,何不向圣上奏请此事。李某先在三川郡北部的几个县试一试,若是行得通,可在全国推广。”

    “嗯,”王轩点了点头道:“李大人若是想尝试互市,有三件事必须小心。”

    “哪三件?”

    “第一件就是这个,”王轩用手指蘸了蘸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

    李由低头一看,是个大大的“茶”字。

    “王兄,茶是何意?”李由问道。

    王轩笑了笑:“据我所知,茶在匈奴那边是珍宝,他们用来解毒祛病。大人若是兴办互市,可多用茶叶去换一本万利,而且控制了茶叶,就能更好的控制匈奴。”

    “这第二吗,互市必须由官府承办,由官府与匈奴商定交换价位。匈奴人擅弓马却不擅买卖,如果上当受骗恐怕会战火重燃,到时候我们就弄巧成拙了,所以必须严格监管,不能让奸商在互市兴风作浪。”

    “那第三又是什么?”李由有些心急。

    “第三是最为紧要的,李大人切记,互市只可物换物,断不可我大秦百姓以钱去买匈奴的东西?”

    “这是为何?愿买愿卖拿钱又怎样?”李由问道。

    王轩不言语,看了看书房墙上挂着的宝剑,走上前抽了出来,剑锋凌厉寒气逼人。

    “李大人,你这柄剑算是一把好剑,但若论锋利,尚不及冒顿的那把马刀,那可真是削铁如泥。可大人是否想过,匈奴沿水草迁徙,他们的刀和箭都是如何铸造的呢?原料从何而来?那些骨箭来自兽类的尸骸,但铁箭和铜刀呢?”

    李由摇了摇头:“王兄说的这个,我未曾想过,请兄指教。”

    王轩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往桌子上一放:“就是这个,卑职曾在南方一富豪家中任管家,平日常与胡人商贩接触。那些商贩其实根本不懂经营之术,他们将马匹牛羊带到中原,就是为了换铜钱铁锅之类,拿回去铸造兵器。所以我们若建互市,万不可以钱换物,要让匈奴渐习我中原文化,而不是让他们铸刀造箭。”

    李由抚掌大笑:“听君一席话,李某醍醐灌顶呀。王兄乃柱石之才,在下写一封信,王兄到了咸阳可凭此信去见家父,也许能帮上你的忙?”

    “令尊大人是?”

    “左丞相李斯。”

    王轩等人在郡守府小住了几日便动身前往咸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