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WwW.lwxs520.Com第40章(第1/4页)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市一小已经是于水最好的小学了。”耿霜泠心里愁啊。就算女儿有表舅和舅妈的教导,学识方面不用愁, 但现在这个社会, 没有学籍没有文凭, 怎么出社会?

    远的不说, 就说顾勇军, 他们单位现在评职称c提干部, 可都是先看文凭的。听说,以后招人也要拿文凭当敲门砖呢。

    再说了,这么小的孩子, 总不能一直不去学校吧,老在家呆着,就算外人不说闲话,自己看着也不像样啊。

    赵静云对安国生道:“我们让孩子去上学,主要为的还是让她多结交几个同龄的孩子。她就算再聪明,不多和其他孩子相处的话,将来也不容易融入人群啊。”

    顾毓铮道:“我有小伙伴的啊,娇娇和吴志宇他们不都是嘛。”

    赵静云道:“那么几个哪够?你不进入人群, 就永远不知道普通孩子是怎么想,怎么做事的,人可不能只活在一个小圈子里。”

    秦振国也道:“要想做到世事洞明,就得做到先入世。”

    安国生道:“您二老说的一点没错,不过我觉得,现在就让孩子入世,有点为时过早啊。”

    “你的意思是?”

    安国生指指顾毓铮:“她现在还这么小, 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在不停变化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心性的锻炼,其他都可以等以后慢慢来。知识上,有您二老,心性上,在座的都是好的,相信孩子在诸位的熏陶下也不会走了歪路,只是事情总有例外。”

    聪明的孩子最怕什么?不是外力的摧残,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膨胀。

    顾毓铮表现得如此聪慧,将她与普通孩子放在一起,高下立现。一群人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吸引的目光自然是最多的。在众人的追捧c夸赞中,往往就会迷失自我,放松了对自我的约束。一旦对自我的约束放松了,人的精气神就松懈下来了,到时候再想追就晚了。

    这道理一说开,在场的众人没有不懂的。

    为什么家长都喜欢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因为重点学校出来的孩子,就算是差一点,放到其他学校也是拔尖的。可是这样的孩子如果一开始就送到其他学校,说不定他就又不出彩了。因为人是会习惯性地寻找参照物来督促自己上进的。水涨船高也是类似的道理。

    这些道理,顾毓铮是很认可的,可是她不是一般的孩子啊。内心里,她已经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了,对自我的控制力也很强,才不会轻易被带歪的。可惜,这个事实没人知道。

    安国生看众人听得认真,又道:“我知道道理你们也明白,就是一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倒是知道一个消息,可能对她有点用。少年班,你们了解吗?”

    秦振国道:“略有耳闻。这和我们家孩子有什么关系?她还没到13岁。”

    70年代的时候,某位世界顶尖的华裔科学家曾向最高领导建议,将一些智力超常的少年集中起来培养,并由此开办了少年班,民间也习惯将之称为“天才班。”

    少年班的建立,在当时是一举多得的举措。

    对于当时正极度缺乏人才的国家来说,能够快速培养出一批建设的栋梁;对于刚刚经历过浩劫,还处于“读书无用论”误导下的民众来说,能够快速扭转大家错误的观念,同时建立民族自尊心;对于这些早慧的少年本身来说,是从平庸里脱颖而出,因材施教,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顾毓铮自重生回来后,敢于有限度地表露出自己的早熟与聪慧,也正是基于此基础之上。

    自从国家几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以来,报纸和广播里都有多番报道,在当时几乎掀起了一股“天才热”。

    听说谁家的孩子比较聪明?是不是天才啊?我家的孩子三岁就能认识上百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