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相亲相爱聚一堂(第1/2页)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内屋出来,才发现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中午,耿外婆与舅妈们正在厨房忙活着。

    耿家的男人其实挺会做家务,洗衣做饭也是样样都能来,只是周日事情多,都出门去了,反倒看起来似乎都是女人在干家务了。

    家里兄弟不少,平时大家单位有食堂也是各吃各的,只有到了周日才聚一起吃饭,不大的堂屋里满当当的挤了三张桌子,顾毓铮转了一圈,找到了正在摆放餐具的妈妈。

    看到女儿邀功似得将大舅给的东西交过来,耿霜泠也很高兴,嘱咐女儿一定要好好学,唠唠叨叨说了一小会,顾毓铮也不嫌烦,笑眯眯地听着,还帮着妈妈拿筷子。小小的个子比凳子也高不了多少,在桌子旁跑来跑去看着怪逗人的。

    不大一会,几个趁着假日外出的舅舅们也都赶了回来。

    这年头都是单休,耿家人全是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单位,不是工人就是教师c医生,过得是点卯上班的日子,这一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日自然要赶早去办点各自的私事。

    大约十多分钟后,同样趁着星期日出去玩耍的表哥表姐们也回来了,玩得再开心也不能误了饭点不是?就这,还被最为严肃的三舅舅逮着训了一顿:“说了多少次了,别玩到饭点才走,人家大人做饭的时间到了还不走,你是想赖在人家吃饭还是怎么的?”

    这话听得小毓铮偷偷抿嘴乐,当初自己妈也是从小就这么训自己来着。

    现在的人都有这个讲究,大家经济条件都只够温饱,可一个个又太热情,家里来了客人不论老少都要出声留人吃饭,这时候作为客人就要自觉些,既是不让主人家破费,也是表示自己不是贪人便宜的人。

    与之类似的还有其他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要稍微避一下,不然你眼瞅着人家吃东西,人家是分你好还是不分好?自己要是有了吃的,多的话就和小伙伴分着吃,要是少了不够分的就塞兜里别拿出来,饿了也忍着。唉,都是这粮食紧缺闹的。

    大舅二舅家的孩子都在外地,目前家里最大的就是三舅家10岁的独子耿涛,作为家里接了棒的孩子王,今天就是他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的。

    早就习惯了自家老爹的包公脸,他也不害怕,嬉皮笑脸地解释:“爸爸别生气,今天没去别人家,我带他们去爬赤石山了,回来的时候他们说有点累,才走得慢了点。”

    这个解释还算过得去,说是山,其实不过是城门边的小山坡,离家不到一公里,都是去的惯了的,也没什么危险,就是对孩子来说来回一趟还是要花些体力。

    谁知三舅的脸还没松下来,几个小点的孩子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告状了:“三伯,涛哥哥他太坏了,说锻炼身体带我们爬山,然后又说修好的山道是给老爷爷老奶奶走的,爬山爬山,关键就是要爬,非把我们往那没有路的地方领,我们爬得好累啊!”

    三舅的眼睛又瞪了起来,耿涛一缩脖子打量四周,看到小毓铮,忙借着与小妹妹说话躲避他爹的训斥。

    “没事没事,都平安回来就好,衣服也没脏嘛,看来你们涛哥哥带的路也不是那么难走。今天小铮妹妹来了,去和妹妹玩去。”几个舅妈上来打圆场,小家伙们都是爱热闹的,看到小表妹,又一窝蜂拥了过来。

    顾毓铮这一辈孩子不少,嫁在本县的大姨家就有5个孩子,大舅二舅家各两个,其他从二姨开始就全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了,孩子们吵吵闹闹玩在一起,干脆也不排序了,直接把名字冠在名字前头就某哥哥某姐姐地叫。

    于水市本就离金陵不远,语法也有相通,现在想来,这叫法很有《石头记》里宝哥哥c宝姐姐的味道,好有羞耻感啊。

    要不怎么都说一个家族的家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呢,当然智商遗传也是一大因素。别看屋里这一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