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0章 衣锦还乡(一)(第1/4页)  三国之最强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衣锦还乡一

    中平四年,纷纷攘攘的大汉,终于迎来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新年。

    当此之时,四方的战乱已经基本消歇,不复有天下汹汹之势。

    凉州,有了董卓这头凶兽的坐镇,凉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点异心。当然,也曾听说凉州境内,依然有小股的马贼游寇在活动,但那毕竟只是疥癣之疾不是么?

    益州,在州牧刘焉的日夜操劳亲切关怀下,五斗米道已经摇身一变,从策动暴乱的祸源,成为了稳定人心消除祸乱的功臣,并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尽管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权。

    荆州,武陵蛮虽然偶有进犯,但无一不是立刻被当地的郡兵击败,担任武陵都尉的黄祖,则借此机会刷了不少军功,如今已然官拜长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历史上中平三年的赵慈之乱,如今也被刘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里去了。这场变故的主角之一,南阳太守秦颉,固然早早就战死了,而另一个主角赵慈,则根本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想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江夏都尉郭靖,正是由于他在江夏主兵,所以才没有闹出军队哗变的事故来,因此原本只是江夏一小卒的赵慈,也就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北方,鲜卑曾于中平三年,大举进犯幽并二州。虽然鲜卑一度气势汹汹,攻破了不少边郡的城关堡垒,但在边郡军民的英勇反击下,最后只得黯然撤兵。

    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不少将星开始崭露头角辽西郡长史公孙瓒大破鲜卑于柳城,并州刺史丁原大破鲜卑于云中,雁门郡贼曹史别部司马张辽大破鲜卑于平城,五原郡五原县尉吕布,单骑突阵,斩鲜卑小帅一人,郡内皆赞其武勇。

    丁原闻之,本欲聘吕布为武猛从事,后慑于州中物议,只得改聘为主簿一职。丁原此举,也算是无可奈何的折衷之举吕布出身寒门,又是一名武夫,出任从事史,自然会被人视为“超擢”,可若是以其他卑微的职务安置,又太过屈才,因此,丁原只得任命吕布为主簿,以示亲信。

    然而,主簿乃是文职,以一武夫出任,自然更要找来郡中豪门大姓的嘲笑丁原本身也不过是寒门子弟,一介武夫,全凭大将军何进抬举,这才由武猛都尉迁任并州刺史,如此出身,自然没法压服郡中的豪强。

    此外,由于凉州羌乱早早的被汉廷平定,没有形成历史上的规模,因此,也就没有发生征发三千幽州突骑支援凉州的事件,故而,历史上的张纯之乱,似乎也销声匿迹了。

    而在冀州,黄巾的残部,不断侵掠四郡的太行贼,已经被朝廷招安,虽然为此而设立了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常山典农都尉,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股黄巾余党,但是,终归结束了太行贼不停侵扰周边郡县的局面。

    至于另一股黄巾残部,位于青徐交界处的泰山贼,则在孙坚这头猛虎的严酷打击下,溃不成军,只能作鸟兽散,四下奔逃。

    但是,对于泰山贼寇,朝廷也早就做过了周密的布置,除了泰山太守孙坚频频主动出击外,周围的各郡县也奉命一体防卫,他们虽然没有能力深入险峻,讨伐贼寇,却也征发了不少兵丁,就地严防死守,让贼寇们很难流窜到外地去。

    就在这群途末路之际,泰山贼寇们却意外的找到了一条生路有人来“招安”他们了。

    前来“招安”的,却不是朝廷官服的人,而是泰山郡及其周边郡县的豪强们。

    这些豪强地主,手下兼并了大量的田地,而原本在田地上耕作的农民,则沦为了佃农乃至家奴,为这些豪强充当部曲。

    只是,黄巾之乱一起,这些豪强手下的佃农,也纷纷揭竿而起,响应黄巾军,转而对先前的“主人”反戈一击。

    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