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篇 (龙皇出世)第4章 铁甲无敌(第1/3页)  龍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坚先前留在吴郡的1100名士兵每天都清早起来,从半山腰驻扎的兵营跑下山,人手一对木桶去湖边提水上山顶。

    这是做何呢?孙策特意打制的木桶是尖底的长木桶,每桶装满是12斤水,这样每天都提三趟水上山顶,灌注山上的几个大水巣。

    十个巨大的木圆桶是不到月余就全盛满了水。在下面的农田缺水灌溉时,就放水灌溉农田水稻。

    不过眼见得几个月来,所有的士兵们练就了一身的蛮力,每个战士胳膊的肌肉都变得更紧绷结实。

    孙策看着罗列成11个方阵的士兵们,他开始真正的布阵训练士兵了。

    原本汉末兵士是很少有人拿大盾的,何况是钢质盾,巨大而沉重,不便于战场携带。

    即使是木质盾,都是经过特意的打造的,汉朝毕竟没有更先进的盾牌制造技术能力。

    但孙策能用木条拼合,在外缘包裹钢片,镶嵌钢钉的办法,很轻易的就用不多的木料做了400面钢质大盾。木盾牌外部包着薄钢片,并且有铜钉镶钉,坚固c而不全采用钢板的盾轻巧许多。

    其实木条的侧面用钻孔埋竹楔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拼合的难题。即使盾被部分毁坏掉,只要拆开盾,换新的木板加入再组合就可以,不用把盾牌丢弃造成浪费。何况孙家的这400面泡桐油的厚盾是两层的实体,在最后的竹板面外层是木板面,这样两种材质十字交错后用纵穿条板的铁钉紧密的结合成双面盾,在朝外的盾面覆盖一层钢片,用铁钉打穿盾面,使之三层材料完全的弥合,这样横置的木条和竖直的竹条就和钢片组合成了复合盾牌。

    这种盾比同样厚的木盾要轻很多,但抗穿通透能力要强上三倍,即使拿新打制的锋利投矛在50米内直接命中,都不可能通透。

    此刻1100名孙家军士卒分成11个组,组成一个个百人队。百人队每排15人,罗列7排为一个方阵。

    11个方阵又组合罗列成三个方阵为一横排,一共三排,最后是两侧各横置一个百人方队,护卫侧翼。

    这样三列方阵可以前后灵活改变阵型,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

    外侧和前后排的士卒每人有一面钢盾,这是为了抵御飞来的箭矢所必须配备的,中间的士卒除了拿一杆长5米的木杆长矛外,每人背负三根长12米的投矛。

    投矛是前锋呈三菱形的实质,具有强烈的穿透力。

    此外每个士卒都配有一把细长的直刀,其实就是新打制的打刀。刀锋十分的锐利不易砍断或者砍崩刀口。

    1100名士卒在收割后的打谷场上罗列好阵型。每人手握一根近5米长矛,按孙策的阵法列成刺猬阵型推进和后退,一边不断的前后移动队列,按口令掉转矛头,形成变阵。

    这样训练好几种阵法后,开始让士兵们分为两边对立阵营对练变阵和刺杀。

    再加上各种情势下的变阵和替换人手的战法。

    最开始训练阵法时,整个阵列都是稀稀拉拉乱七八糟的,不过训练了月余后,阵法演变效果和战士之间的默契是长足的进展。一个个豆腐块似的方阵看了令人生畏,那密札札罗列的锋利长矛是绝对的人肉穿透机,这样的刺猬阵绝对是战场上力克强敌的有力武器。

    高15米的盾,在盾的右上角处有一个凹陷缺口,那就是前排战士立好盾后,后排拿长矛的战士好架设长矛穿刺的所在。第二排的人把矛架设在前排人的肩头或者是盾上对敌人穿刺,这样的阵法是万人敌战阵。

    一边的田间空地,是500弓箭手的练习场,在所有人中挑选合适射术的人后,孙策开始逐步的训练和筛选淘汰士兵。

    17到30多岁的人都合适做弓箭手,不过孙家军需要的是神射手。不过幸运的是孙策能有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