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节(第1/5页)  汪曾祺小说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没有改过来。

    致秋上过学,读到初中,还在青年会学了两年英文。他文笔通顺,字也写得很清秀,而且写得很快。照戏班里的说法是写得很“溜”。他有一桩本事,听报告的时候能把报告人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他曾在邮局当过一年练习生,后来才改了学戏。因此他和一般出身于梨园世家的演员有些不同,有点“书卷气”。

    原先在致兴成科班。致兴成散了,他拜了于连萱。于先生原先也是“好角”,后来塌了中1,就不再登台,在家教戏为生。

    那阵拜师学戏,有三种。一种是按月致送束修的。先生按时到学生家去,或隔日一次,或一个月去个十来次。一种本来已经坐了科,能唱了,拜师是图个名,借先生一点“仙气”,到哪儿搭班,一说是谁谁谁的徒弟,“那没错”台上台下都有个照应。这就说不上固定报酬了,只是三节两寿五月节,八月节,年下,师父c师娘生日,送一笔礼。另一种,是“写”结先生的。拜师时立了字据。教戏期间,分文不取。学成之后,给先生效几年力。搭了班,唱戏了,头天晚上开了戏份那阵都是当天开份,戏没有打住,后台管事都把各人的戏份封好了,第二天,原封交给先生。先生留下若干,剩下的给学生。也有的时候,班里为了照顾学生,会单开一个“小份”,另外封一封,这就不必交先生了。先生教这样的学生,是实授的,真教给东西。这种学生叫做“把手”的徒弟。师徒之间,情义很深。学生在先生家早晚出入,如一家人。

    云致秋很聪明,摹仿能力很强,他又有文化,能抄本子,这比口传心授自然学得快得多,于先生很喜欢他。没学几年,就搭班了。他是学“二旦”的,但是他能唱青衣,一般二旦都只会花旦戏,而且文的武的都能来,得意缘的郎霞玉,银空山的代战公主,都行。四郎探母,他的太后。那阵班里派戏,都有规矩。比如探母,班里的旦角,除了铁镜公主,下来便是萧太后,再下来是四夫人,再下来才是八姐c九妹。谁来什么,都有一定。所开戏份,自有差别。致秋唱了几年戏,不管搭什么班,只要唱探母,太后都是他的。

    致秋有一条好嗓子。据说年轻时扮相不错,我有点怀疑。他是一副窄长脸,眼睛不大,鼻子挺长,鼻子尖还有点翘。我认识他时,他已经是干部,除了主演忙或领导上安排布置,他不再粉墨登场了。我一共看过他两出戏:得意缘和探母。他那很多地方是死膛肺里的氧气实在不够使,我看他扮着郎霞玉,拿着大枪在台上一通折腾,不停地呼嗤呼嗤喘气,真够他一呛不过他还是把一出得意缘唱下来了。探母那回是“大合作”,在京的有名的须生c青衣都参加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那么多的“好角”,可是他的萧太后还真能压得住,一出场就来个碰头好。观众也有点起哄。一来,他确实有个太后的气派,“身上”,穿着花盆底那两步走,都是样儿;再则,他那扮相实在太绝了。京剧演员扮戏,早就改了用油彩。梅兰芳c程砚秋c尚小云,后来都是用油彩。他可还是用粉彩,鹅蛋粉c胭脂,眉毛描得笔直,樱桃小口一点红,活脱是一幅“同光十三绝”,俨然陈德霖再世。

    云致秋到底为什么要用粉彩化妆,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我一直没有捉摸透。问他,他说:“粉彩好看油彩哪有粉彩精神呀”这是真话么这是标新旧立异玩世不恭都不太像。致秋说:“粉彩怎么啦,公安局管吗”公安局不管,领导上不提意见,就许他用粉彩扮戏。致秋是个凡事从众随俗的人,有的时候,在无害于人,无损于事的情况下,也应该容许他发一点小小的狂。这会使他得到一点快乐,一点满足:“这就是我云致秋”

    致秋有个习惯,说着说着话,会忽然把眉毛c眼睛c鼻子“纵”在一起,嘴唇紧闭;然后又用力把嘴张开,把眼睛鼻子挣回原处。这是用粉彩落下的毛病。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