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8章 天才的谋略(3)(第3/4页)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倭寇,杀掉汉奸,似乎并不违法,却绝对违背了良心。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既然徐海已经投降,再杀他似乎就有点无耻,很明显,胡宗宪并不相信这句话,也不介意别人说他无耻,所以他做了,而且做绝了。无耻就无耻到底,又能如何?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报应的,当时的胡宗宪大概会这样想。

    估计十年之后,他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而关于王翠翘的结局,正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总而言之,应该是死了。

    但她是如何死去的,民间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她在那次突袭里死于乱军之中,尸首也未能找到。

    另一种说法,则是一个无比凄美的故事。

    徐海投水自尽的时候,王翠翘也想死,却没死成。她被士兵俘虏,并送到了胡宗宪那里。而在这个地方,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有的说胡宗宪要把她许配给罗龙文,更有甚者,说胡宗宪自己看上了她,想娶她做妾。

    虽然传说有许多种,分配对象也有很多个版本,但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她拒绝了。

    徐海已经死了,但她仍然可以活下去,想娶她的人依然排队,她可以继续嫁人,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然而她拒绝了,她选择用死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以怀念那个先她而去的人。

    于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她趁人不备,逃了出来,面对大海,高声哭诉道:

    “明山,我辜负了你啊!”

    然后,她投入大海,追随徐海而去。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行为大致是比较缺心眼的,活着不好吗,干吗要去死呢?

    诚然,这是一个缺乏逻辑的选择,正如多年前的那个时候,当海盗徐海来到她的面前,她所做出的那个选择一样,毫无逻辑,实在毫无逻辑可言。

    从史料价值上来讲,这是一段十分不靠谱的记载,换句话说,其真实性是很低的,但我依然使用了这段材料。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种不被风头大势所左右,不因荣辱富贵而变迁的情感,它才是这两个毫无逻辑的选择的真正原因,虽沧海横流,唯恒然不变。

    我知道它是假的,我希望它是真的。

    王翠翘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在此之后,她的这段传奇经历被写成一本名叫《金云翅传》的书,清代流行一时,是当时的第一号畅销书。但诸位若未看过,那也并不奇怪,因为这本书没能与时俱进,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就没有再版了,当年我在省图书馆找了两天,才翻到一本比我大八十多岁的残本,着实不易。

    王翠翘就这样渐渐消失了,似乎她从未存在过,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奇女子的名声已经冲出中国,走向亚洲。在日本和韩国,王翠翘有着广泛的知名度,而在越南,你要说你不知道王翠翘,人家会笑你没读过书,因为在越南的文学史上,这本《金云翅传》大致就相当于中国的《红楼梦》,其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传奇一生若此,似海之情永存。

    安息,足矣。

    据说王翠翘在临死之前,曾对天大呼,控诉胡宗宪的背信弃义,并发出了最后的诅咒:

    “胡梅林(胡宗宪号梅林),你竟敢枉杀归降之人,天道若存,必定有报!”

    所谓“杀降不祥”,所谓“天道若存,必定有报”,根据哲学原理分析,大致应归入迷信之类,但迷信之所以被称为迷信,是因为有人信。

    当年白起不信,项羽不信,常遇春不信,胡宗宪也不信。

    毕竟死于非命,毕竟失去天下,毕竟四十暴亡,毕竟

    人,毕竟是要讲点道义的。

    但胡宗宪似乎是不应该被指责的,无论如何,他所做的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