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四十四章:背黑锅(求订阅!)(第1/2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四章:背黑锅(求订阅!c求月票c求一切!)

    “大生产运动?”

    “对,就是大生产运动!”马铮肯定地说道。

    “但是我们的部队现在绝大多数都是在前线,留在后方的并不多。况且这段时间我们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很是不老实,皖南那边的顾祝同更是同叶挺同志摩擦不断,我们哪来的部队种地呢?”主席道。

    马铮笑了笑说道:“主席,现在我军区在山东的已经开始分出小部队向苏北以及豫东发展了,有他们在一边策应,我想顾祝同是不敢轻举妄动的。现在边区政府和绥察军区之间已经连成了一片,以我军区的机械化部队的速度,最多一天半的时间就能赶到延安,我想蒋委员长虽然指挥水平只有一个步兵营长那么一点点,但是也不会不清楚眼下国民政府的处境。”

    “至于派那支部队来种地,我想要干就干点大的,到时候可以在延安成立生产大会战指挥部,抽调120师359旅和我们军区两个步兵旅一同参加,以王震同志为司令员进行生产大会战。”

    “那倒是可以,不过种地还是需要土地嘛,还有种子工具以及耕牛之类的,现在边区政府恐怕很难拿出这么多的东西来支持这场会战。况且人家王震愿不愿意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你让人家一个正规旅的旅长带着一些人回来种地,人家不愿意也是正常的。”主席考虑的很周到,也很清楚其中的一些利害关系。

    “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王震同志是我党我军的老同志了,其革命意志坚定,思想觉悟很高,一定会同意的。另外我发现南泥湾那片洼地很适合开荒,只要我们的人手到齐了,最多两年那里就会变成一片人人羡慕的塞外江南,到时候我军所需的军粮就不会再想现在这样紧缺了,部队也有了发展的动力和依靠了。”马铮回答道。

    虽然粮食不是影响部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和条件,但是粮食却是关系到前方决胜c后方安定的头等大事。就拿国统区来说吧,毕竟他们实在太具有代表性了。

    在1939年前,大后方由于1937年和1938年连续两年粮食丰收,粮价相对比较稳定。但从1939年年底开始,由于战区扩大c军队集中,战区难民迁入后方者甚多,后方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激增。需求量上来了那价格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引起大后方粮价迅速上涨。

    1937年上半年重庆米价每市斗为132元,到1940年3月涨至每市斗4187元,增长31倍。此时,国统区军队已扩大到近400万左右的规模,加上内迁人口5000万,粮食供应成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仅前线每年需要的军粮就达7500万石。

    而当时政府手上能掌握的粮食尚不足半数,于是引起粮价暴涨,一些城市甚至发生抢米风潮。

    马铮这几天在延安看到的一些情况也让马铮对于陕甘宁边区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小米加步枪”不仅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革命的特征,也体现了陕甘宁边区社会生活的特征。

    边区以产谷类作物为主,不仅吃饭以小米为主,而且发放津贴c物价计算也以小米为主,小米在边区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粮食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部队想要发展就必须有粮食,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你们军区现在要承受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两方面的压力,抽调两个旅回来种地是不是有些浪费了?”主席沉声问道。

    “不会,我们军区部队多,尤其是新兵多,两个旅也就一万余人,与前线战事无碍!”马铮回答道。

    “嗯,那很好,就这样干吧,到时候还得你们军区多多支持啊,边区政府现在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时候了。”主席觉得马铮的计划很有可行性,于是想了想还是决定同时采纳马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