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4章 东北的威胁(第2/4页)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也通过武器上的优势来弥补, 并且东北军的士气高昂,韧性极强 并不是受了挫则以后便会溃退的军队。 在伯力城外的一片阵地上, 与帝国反复争夺五六次也不曾放弃。”

    “这么说现在的东北军战力除了其本身的士气之外, 大多是建立在德式装备上的?”上原勇作松了口气说道。

    “总长阁下,根据特高课的情报, 支那东北这次从德国购买了大批军械, 在营口码头运了一个月都没运完, 这批军械足以满足其将现在的东北军全部都装备起来, 另外东北的那位统治者能在短短数年内统一东三省, 并且在完成军队扩张的同时,将经济治理得井井有条, 东北我已经去过数次了, 其经济用腾飞两个字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得到中东路以后, 加上东北这几年大力修建的铁路, 与数量庞大的公路, 事实上帝国控制的南满路而掌管支那东北交通命脉的影响力已经被淡化了许多。”

    东北迅猛发展的势 头是田中义一亲眼所见, 哪怕上原勇作现在颇为重视东北的问题, 那也是在伯力一战失败后才意识到的, 不过田中义一认为现在上原勇作对东北威胁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既然秦宇此人如此重视建设, 谁能保证他没有建造大型兵工厂的计划, 哪怕是支那中央方面,巩县兵工厂也动工修建了一小半, 里面已经可以逐步生产出各种军械, 以秦宇的远见, 我断定他必然早已经着手创建兵工厂, 只是时间上不能肯定, 否则几十万东北军, 单是弹药上的消耗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难道他只依靠向外采买支撑起军队的训练, 还有中东路。 伯力这样的大战?”

    “田中君所言有理,不过东北就算创办兵工厂, 规模应该也十分有限, 通过帝国在西欧那边收集到的信息, 东北这次在德国采买到的枪械便达到数十万杆, 火炮上千门。 各种各样的军械都有, 如果东北能自产军械, 哪里用得着如此大规模的采买, 这从道理上说不通。”

    上原勇作摇头说道, 他作为参谋本部总长,知道的消息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 哪怕西欧那边的军火再便宜, 日本也不会太过动心, 历次采买只是买回样品加以研究。 因为日本的军工企业已经自成体系, 用不着去拣洋落了。以己度人, 上原勇作当然认为东北的军工还不成气侯, 就算买再多的武器,没有自己的军工, 那也是镜花水月, 国防永远受制于人。

    上原勇作在这一点上确实是猜中了, 东北的兵工厂规模确实还不大。 这几年大规模的扩军, 除了子弹炮弹。以及部分火炮已经能立足于自造,大量的军械都来自于采买。这两年扩军力度最大, 一下子将兵工厂的规模提升到理想的高度不现实, 纷乱的时局也不会给秦宇太多的时间。 东北借助一战经济腾飞, 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秦宇也需要一定的实力去震慑不轨的势力。

    “不管如何。 帝国在俄国远东的计划已经遭遇挫则,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东北在伯力的威胁, 或者是修复与东北的关系, 帝国在俄国远东将寸步难行, 脚步最多也只能局限在伯力以东的一隅之地。” 大谷寿夫将话题重新又扯回到了俄国远东上。

    “这点你大可放心。 东北方面已经派人过来了, 说这次伯力的战争完全是个意外, 东北军仍然要占据伯力, 但对于帝队在俄国的其他行动完全不会干涉, 仍然会提供之前承诺过的帮助。”上原勇作摆了摆手说道,“若不是下面那些脑子发热的低级军官鼓动,这场战争和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你们应该知道这次大战消耗了多少物资和宝贵的兵力。”

    大谷寿夫默然不语, 他当然知道消耗了多少兵力, 本来从前线撤下来的日军兵力还有将近六千, 可是仓促后撤一些物资全部都丢失在前线, 后方补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