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1章 寄托在铁路上的雄心(第1/2页)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洮南草原一望无迹, 以往一片低矮土砖房舍的洮南此时楼宇高低起伏, 四通八达的马路从洮南各个方向连接附近的县城, 绿化带夹着的马路中间车辆来往不息。

    田和霖坐在小汽车上, 看着来往的车辆, 田和霖嘴角挂着一丝笑意,“小赵, 把水杯递给我。”

    坐在副驾上的警卫员赵延松是宫保田的亲传弟子,原本是秦宇的警卫员之一, 由于田和霖这个掌管东北内务的人也需要来往奔波, 秦宇便将赵延松调派给田和霖了。

    “好嘞。” 赵延松将保温杯给田和霖递过来, 田和霖呷了一口龙井茶, 他别的爱好没有,唯独好茶, 平时政务繁忙,呷上一口龙井也能起到养气凝神的作用。

    “两年没过来, 这洮南又变化了不少啊。” 想到以往的洮南跟现在比起来如同一张白纸, 田和霖作为洮南的奠基人, 看到洮南成长到现在的规模, 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 此时回过头来看别有一番滋味。

    “省长, 这两年洮南的动作大着呢, 不过我经常过来, 也没觉得改了多少。” 赵延松笑道, c他老婆的娘家在洮地这边, 又是个妻管严, 只要一有时间, 妻子便会带着他从奉天坐飞机回洮南,看得多也便觉得没什么变化。

    “我哪里能跟你比, 一个月回来一次, 我一年能来一次都算不错了。到前面去拐子坡去看看。” 田和霖摇头道, 他跟身强体壮的赵延松可比不得, 坐上飞机就晕, 奉天那边政务太多。 也不是经常能抽出时间坐车到洮南来。

    小汽车在柏油路上平稳的行驶, 穿过一条绿化带, 在道路的分岔口下下了柏油路便是草地, 坐在汽车上显得十分巅跛, 好在也不远,坐了两三里路便停了下来。

    看着人群中忙碌的身影。 田和霖大笑着喊话,“鲍季亭, 没想到你还真在这里。”

    “田省长, 你怎么就过来了?” 鲍季亭将手上的笔记本一合,小跑着向田和霖的方向跑来。

    “去洮南看看, 正想着这边要修路了, 你应该在这一段忙, 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没想到还真碰到你了。” 田和霖为自己的运气哈哈一笑。“ 这边的路基测得怎么样了?”

    “跟计划上的比完成了十分之一, 完成的部分已经开始施工, 不过真要等到把铁路修到外蒙去, 可是旷日持久呢。”鲍季亭颇有些时间不够用的感触, 恨不得一下子便将东北铁路的触角伸到库伦。

    “一口吃不成胖子, 路要一步步走。 东北以前一副烂摊子,也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耗费个四五年的时间。 将铁路修到库伦问题不大。” 田和霖抚须笑道。

    “听说刘昆去锡林郭勒盟了?”鲍寄亭小声道。

    “ 你小子耳朵倒是灵便,去了一个星期了。” 这事也瞒不住多久。田和霖说出来也没什么。

    鲍寄亭倒抽了口冷气,“雨帅在东北计划的支线和干线便超过3500公里, 现在又增加了至库伦的干线,以及沿道支线, 这得多大的工程?”

    “还不是沙俄的内乱闹的, 再说奉天那么多钢铁厂也要找个出路。”

    田和霖语气平淡地道。关于至库伦的铁路他跟秦宇早就讨论过了, 可是以前由于沙俄方面的压力, 秦宇一直没在外蒙表现得太明显, 直到现在沙俄已经日落西山, 秦宇便没了顾忌。 说什么也要将外蒙紧紧拽在手里, 只是这次修铁路显得十分低调罢了。田和霖当上奉天省长以来, 眼界也日益开阔, 对于沙俄重工业的崛起也略知一二, 以往沙俄的不比清政府差多少, 但却编编能成跻身列强, 除了其进取心外, 其在铁路, 重工业上的大量投资是最主要的原因。

    沙俄政府通过下大量订单给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