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8章 【一无所得】(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黎凡尔赛联手提出种族平等要求,但是,中日两国仍然处在激烈的c全面的对抗状态中。

    中国需要时间来消化远征后的胜利果实,1919年到1923年之间,中国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解决北方的问题,而非与日本打一场决定性的战争。

    日本需要时间来消除米骚动凸显出来的社会矛盾问题,消除三一运动之后的朝鲜“治安”问题,还有战略失策的七万西伯利亚派遣军“安全和生存”问题,以及根本性的战后经济c政治结构调整的问题。

    休会三天,那么复会之后的谈判桌上会出现谁呢?绝对的派何向东肯定会出现,会在这里施加强大的影响力。日本政府和代表担心这一点,因而听闻消息之后就立即作出反应,恐怕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何向东座船抵岸时间吧?在最后一刻放下“漫天要价”的姿态决定签订会谈纪要,也算得是足够的敬业了。

    “那么,中国政府将在会谈纪要签订生效之后,邀请英国c美国c法国c意大利c荷兰c比利时和鄂木斯克俄国政府的军事代表组织军事观察团,在中朝边境线建立观察站,考察中朝边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唐绍仪大大方方的作出让步并提出邀请,为中日之间的“暗斗”又埋下一个伏笔。

    英国公使代办埃斯顿爵士闻言不禁松了一口气,中国政府首席谈判代表的这番表态,足以让他向白厅作出交代,英王政府也可以把这一点当做“竭力帮助盟友日本政府”的显著效果来加以解释。日本不是在凡尔赛和北京的谈判桌上指责中国政府支持朝鲜“叛军”,插手煽动朝鲜人叛乱吗?组织国际的军事考察团到边境上看一看就知道了。

    美国公使芮恩思的目光扫过不动声色的法国公使,猜想法国公使已经得到中国人的暗中知会,看看英国代办的那模样,哼哼,这位埃斯顿爵士比之朱尔典爵士可要逊色不少哟!

    英法美主导的巴黎和会已经落幕,中国收回青岛和废除列强在华一切特权的两个最关键提案都被和会用“另行协商”的方式打发掉,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几乎可以称之为“一无所得”。真是这样的吗?不是,绝对不是!中国把“另行协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六国饭店的这场谈判只是“另行协商”的一部分。

    嗯想想看,中国出兵参与欧战,付出和收获比之美国出兵参与欧战还要大一些。中国与俄国临时政府正式建交,废除了与沙俄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又以干涉军的出征实际控制了比之“失地”更广大的地区;中国与法国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那是法国经历大战后无力的体现,希望借助中国陆军力量维护法国在印支半岛利益使然;中国利用日本军部的狂妄和轻率设置了“西伯利亚陷阱”,足足缠住了七万日军,又打起“同情和支持各民族争取c自由”的旗号,从“道义上”支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运动和武装起义,再牵制近八万日军,这才使得日本根本无法增加青岛驻军,也就无法应对可能的“中日青岛军事冲突”。

    芮恩思还看到的更多,中国一方面积极与法国交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配合美国政府悄悄实行的欧洲战略——保留一个稍微强大的德国以制衡法国,不使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如此,可以形成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欧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

    中国人主动提出“国际军事观察团”的建议,真是要践行“会谈纪要”,与日本彻底改善关系?哼哼,恐怕只有埃斯顿爵士会这么天真的看待吧?芮恩思知道,朝鲜的运动和武装起义闹得越厉害,朝鲜平民就越会迁居中国,对大多数朝鲜平民来说,复国与否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存环境。朝鲜北部山区的战火正向中部甚至南部蔓延,一旦朝鲜人在八月底的收获季得不到满足生存条件的农作物,更大规模的向中国边境地区移民潮必然出现。那个时候,恐怕正是国际军事观察团抵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