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5章 【燎原大火】(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指挥官们害怕“战力更弱一些的第十九师团所辖联队被歼灭”,方有“决心动摇而进退失据”的表现。第十九师团正面太宽,第十六师团注重狼林山北麓的东部地区封锁,北进行动不够积极,让军轻易的突破了所谓的“长津江防线”。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又所谓“种的前因方有后果”,军的成功不是赌运气的侥幸,而是赵白朗中将头脑中完全没有“战线”c“会战”思维,灵活运动作战,敢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大胆指挥而致。

    这一战局变化给了郭松龄上校以极大的教益,完成从“料敌机先”到“算敌以变”的进步。

    尹琦燮讲完之后,赵白朗作出决定:总部率第一c第二团向两江道c咸境北道北部地区发展;第一师长洪范图率第三c第四c第五团向咸镜南道发展,并相机在狼林山南麓地区造成影响,策应内线部队;第六团在盖马高原东部地区牵制日军第十九师团五天到七天时间后,就地化整为零展开游击作战

    5月14日,龙下里的日军第七十三联队与从南面新兴里赶来的第七十五联队会合,龙下里之围解除。

    在江界的宇都宫太郎中将得到报告后,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大气,放下心中一块大石头——尽管第四十一联队被歼灭的事情还在帝政高层的斗争中发酵,尚未爆发出来;但是,一旦第七十三联队再被歼灭的话,后果对宇都宫太郎中将而言绝对是灾难性的。

    放下担心的瞬间,宇都宫太郎心头又浮起了更大的“不祥之感”来。

    齐山岭一战,鲜人叛军表现出惊人的,绝对不能以游击队视之的战斗力!可是,在龙下里,鲜人叛军明明包围第七十三联队五天之久,却迟迟没有发起进攻,反而舍弃了“到嘴边的肥肉”向东部高原地区远遁,几乎与第十九师团各部脱离了战斗接触,也让第十五师团在南社扑了一个空。这对比齐山岭的战斗,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为什么?鲜人叛军指挥官究竟意欲何为?!

    新近颇得朝鲜军司令官重视的富山正彦大佐看着地图上“消失的对手”,在中将身边轻言细语的说:“阁下,如今的朝鲜就像是秋末冬初的原野,到处是干草;鲜人叛军主力则是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帝国陆军组织的此次合围之战,无异于向篝火堆里投入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之后,要么是篝火被炸灭,要么是篝火被炸飞到干草之上,引起燎原的大火。”

    鲜人叛军主力消失在江界前指的视野里,等于进入一个不受日军控制的,占据朝鲜面积四分之三的“干草堆”里,随便一颗火星就能引燃一场大火!

    宇都宫太郎的想象力还没有匮乏到看不到后果的程度,他手中的力量几乎全部集中到慈江道北部c两江道西部地区,别说寻找鲜人叛军主力决战了,人家既然在慈城江摆出一个会战的假象,而从长津江打破日军合围,为此还舍掉了龙下里一块大肥肉,又焉肯与日军决战呢?

    分散,游击,与朝鲜各地的抗日活动结合起来,那就是燎原之火!

    显而易见的,宇都宫太郎已经无法用手里的力量解决鲜人叛军的问题了。鲜人叛军主力消失,那是四散游击,四散发展的结果。而日军四个师团的兵力过于集中在鸭绿江以南(东)c慈城江以北c长津江沿线地区,追?追不上;打?人家是海宽凭鱼跃c天高任鸟飞,根本就不跟你打!唯有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封锁线”,请求国内增派最少三个师团的兵力到朝鲜执行封闭“火灾区”的任务,防止火势向更广大的地区蔓延。

    富山正彦大佐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战线”,西起鸭绿江畔的满浦,经慈城江——狼林山北麓——赴战江(长津江支流)——赴战岭——白头山。这条线等于把慈江道北部地区,两江道大部分地区,咸境北道北部地区“拱手让给”鲜人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