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5章 【重型狙击枪】(第1/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浦到齐山岭的山道旁高地上,杨虎少将饶有兴致的半蹲在许登魁c宋贤辅这一对金牌搭档身后。

    观察员宋贤辅晋升为中尉,射手许登魁还是军士长,这对组合可谓标准架构。观察员是指挥员,射手是兵;观察员指哪儿,射手就打哪儿。这就如同炮兵的炮长c炮手之间的关系,又或者炮兵指挥部与炮兵连的关系。

    这对组合如今是鸟枪换炮了,以前的“改进型三八式步枪”换做欧洲西线缴获的德造反坦克步枪。这种枪是在德造98步枪基础上放大而成,名曰毛瑟1918年式13。2反坦克枪,不过,在瞄准具上已经从铁制照门改为带十字分划的3。8倍瞄准镜。

    此枪进入特勤总队后第一次实战,目标是距离630米外,齐山岭上日军第四十一联队指挥部和41式山炮阵地。

    41式75山炮是典型的“超轻型”直瞄直射炮,全重540公斤,可以两马挽载或六马驮载,高低射界一8°到25°,最大射程6000米。第四十一联队得到第五师团司令部配属的一个山炮中队,四门41式山炮会给进攻的朝鲜军第二师造成极大威胁。

    当然,一支反坦克步枪难以对付四门火炮,对反日军炮兵的作战中,主力还是军直属山炮营的12门三八式75野战炮。这种仿造克虏伯1903年式野战炮的火炮行列全重1400多公斤,最大射程与四一式相当,属于落后了整整一代的产物,而且不适合山地作战。从渡过鸭绿江之后机动到慈城江北岸放列,军炮兵们可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除了野战炮之外,特勤总队迫击炮中队的12门60迫击炮也可以派上用场。

    射手许登魁和观察员宋贤辅只需对付炮击之后还可能残存的敌军炮兵,以免敌军炮兵火力“复活”。

    这种没有后坐力缓冲机构的原始反坦克枪不是谁都能操纵的,子弹的膛口初速是每秒800多米,一不小心,强大的后坐力就能撞断射手的锁骨甚至肩骨。老资格的神射手许登魁也只能连续射击十发子弹,这是他本人,也是整个特勤总队的极限。

    在齐山岭战斗中,特勤总队担负的比较轻松。向西阻击“已成惊弓之鸟,不太可能主动出城增援齐山岭”的日军76联队第三大队;掐断齐山岭与满浦之间的交通,并以灵活的战术阻止日军第四十一联队向南退却。至于东面的佳山郡方向,日军一个大队被军两个营的兵力钳制,无法动弹分毫。

    1919年4月16日午后一时,两发信号弹从慈城江北岸升到半空,冉冉的还未完全落下,齐山岭主峰和左右两侧的832c884高地上就爆绽出火花,腾起一道道夹杂着树枝草叶或者人体的硝烟,轰隆隆的爆炸声响彻河谷,在山岭的共鸣作用下传到南边特勤总队设伏点上来,正如夏秋之交的闷雷一般。

    赵白朗中将要给日军造成一种“老子已经跳进陷阱”的印象,所以要拿出仅有的一个炮营来充场面。郭松龄上校要吃掉嚣张得“孤军突前”的日第四十一联队,杀一杀日军精锐师团的威风,顺便享受一下在欧洲战场上没有过完的瘾头。炮营官兵们浑然没有意识到“炮弹打光就没了”,在军第一次以炮兵营为规模打“大仗”的时节里,一个个都铆足劲头要秀一把存在感。

    杨虎用望远镜观看“精彩的炮击”,作为一名没能去欧战开眼的少将来说,他对炮兵的表演颇为满意。看看,那三个山头已经被炮火和硝烟笼罩,根本就无需迫击炮中队“补充射击”,那就更轮不到“重型狙击枪”小组上场了。

    军的十八门火炮对日军的主要阵地遂行的是“炮火准备”,并非特意针对日军的炮兵阵地,炮营的三个连各自包干一个山头,并未对存在日军炮兵阵地的主峰形成集火打击的绝对火力覆盖。但是,当炮击进行了几分钟之后,硝烟就阻碍了视线,无法对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