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1章 【雪藏计划】(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阐述之后,参谋们自行组合成红c蓝两队,每队又有步兵和炮兵,就着沙盘展开对抗性的推演。

    蔡锷见状,不动声色的悄悄离去。

    主官决断,参谋执行。蔡锷是性格果决刚毅而外表儒雅之人,以前在军事决策和执行上有些喜欢大包大揽。现在不同了,所谓近朱者赤,何向东统率总司令部的法子比“诸葛孔明”那种大者殚精竭虑,小者事无巨细,最后落得个鞠躬尽瘁还是无法挽救蜀汉的法子,还是何向东的法子锻炼人才,自个儿也轻松得很,至少看上去是轻松的。

    在炮兵指挥部熬了一夜的何向东其实并不轻松,一点儿也不轻松。

    天刚亮,法国方面的联络官阿方索少将就带来一名英官——富勒少校。少校在苏瓦松相对舒适的旅馆里听了一夜炮响,天没亮就急巴巴的请求少将带着他来求见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希望得到一个“额外”的支持。

    英军发起的梅森c帕尚代尔(或翻译为帕尚达埃尔,帕斯尚尔)战役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德军的反击下,几乎所有进展都又还给了德军。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把德军预备队牵制了一部分在佛兰德地区。富勒少校并不关心德军预备队,他在给皇家坦克部队司令官休。埃尔斯爵士将军的建议信中,提出寻找干燥c结实的地区,采用集中使用坦克的办法实施突破作战。埃尔斯爵士采纳了少校的建议,并与接到黑格将军命令发起进攻作战的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朱利安。宾爵士将军达成一致,于9月起就准备在地面比较结实的康布雷发起进攻。

    康布雷,在梅森—帕尚代尔南面大约四十英里处。此时应该积极组织战役计划的少校跑到苏瓦松这边来,作甚?因为他听说中国远征军史无前例的把坦克作为军事战略建制单位(师)的核心,编组出装甲师来;还听说在英军发起康布雷战役的同时,中法联军也将发起马尔梅松战役。

    使用皇家坦克部队的英军,使用装甲师的中国远征军,似乎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

    在富勒少校看来,无论是英军还是中法联军使用坦克获得突破,都是军事技术革命性进步的良好例证,对少校脑子里“大规模装甲集群突破作战”的设想极具借鉴意义。

    进攻发起之前来看看中国的装甲师,了解这支军队的装备构成c编制组织c战术条令,能为英军坦克部队发展为“师一级战略单位”作参考c比照。可惜,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部早前发出命令,有几个单位不经总司令官本人准允不得开放,装甲师恰在其中。

    嗯,都是拜刺杀事件所赐啊!

    “装甲兵之父”还在为坦克部队争取上战场当主角的机会,何向东却已经抱定竭力发展装甲兵c航空兵c大炮兵的宗旨。抱着同情的心态,何向东接受了少校见面的请求。

    上将与少校见面是戏剧性的,因为上将在还在军校读书的时候就认真拜读过少校的《战争指导》一书,还在笔记中把其“资产阶级狭隘军事观”批驳了一番。三十一岁的上将和三十九岁的少校,在年龄c军衔c军职上也颇不相称。

    “坦克,还不是一种可靠的兵器。”何向东把德斯佩雷上将的话一字不动转达给少校,之后话锋一转:“任何兵器刚刚出现时都不成熟,战争会让人成熟起来,兵器也会成熟起来。少校,你们的计划我或多或少耳闻了一些,难道为了证明坦克的实战效能,非要在仅仅六英里正面的战场上使用坦克?一如坦克匆忙的出现在战场上?在我看来,当时间和战争需要给予坦克多一些准备后,他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绝非六英里,六英里的突破不能使他成为战争明星而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坦克的突破应该在他的最大行程范围之内——五十公里!”

    通过翻译,富勒没有感觉出何向东话语里的调侃意味,仅从语言本身来理解上将的话意。单单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