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3章 【临别交心】(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则就要影响团结。不过,既然刚才已经做出犹豫之态惹人不快,既然师长的位置给出去了,那就得设法挽回自己与段祺瑞的“感情”,索性,好人当到底吧!

    “三位前辈误会了,我是在想,曲伟卿一个人到第六师也不妥当,不如请泉公给他搭个班子,参谋长,两个旅长,一个炮团长,一并发配下来,只是师司令部作训参谋主任,非熟悉步炮协同的刘明昭莫属。”

    上尉军衔的师作训参谋主任,放眼全军,刘明昭独一无二,足足比其他师的低了两级军衔,当然,这不是贬低而是破格提拔。

    “啊——哈!”段祺瑞释怀了,脸色瞬间就阴转晴。这就对了嘛!连边防军司令官都给徐又铮了,何向东这小子哪会小器到一个师长还需跟段某掰扯?嗯,方才那番沉吟不决,多半真是在设想为曲伟卿搭配班子吧?

    “傅良佐跟着你在总司令部当个少将副参谋长;陶云鹤能掌一个炮团,给他配个得力的团参谋长就没问题;张敬尧”

    “张敬尧就算了,他都是第七师师长了,哪能在远征军里屈就旅长?请泉公另行推荐。”

    段祺瑞还是听徐树铮说起过,何向东对张某人莫名其妙的非常不感冒,为啥?不清楚!

    “九江之战,有英国船掩护,海军火力支持,张敬尧率一个团登陆,被一个连给打下长江去。泉公,此人不可用!”

    这。。原来如此!段祺瑞也不好替张某人再多说一个字的好话了。让何向东给出这么一个差到极点的评价,张敬尧的军人之路算是走到尽到,趁早的另寻出路为妙。

    “国防部军政总监姚青松,泉公,我想调到到法国出任民事协调官并掌握宪兵,总监一职由蔡济民继任为宜,您看”

    “哈哈!”段祺瑞笑指何向东,却转头对黎元洪c冯国璋道:“我就说这小子是个吃不得亏的主儿,看看,转眼工夫就要价来了。得,军政总监部本就是你操持起来的,蔡济民,只要不跟着算了,就他了!”

    北京这边的大人物们早早的决定了二十万人的命运,法国尚蒂伊城堡里的徐树铮还在“为自己留在远征军谋个差事”而努力。在与法国陆军部的代表里司平会谈后,他就要把观察团成员,炮工组长蒋廷梓放回国内就任军工总局长。

    蒋廷梓不会空手而回,在法国陆军部的协调下,施耐德公司与汉雷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这一协议的达成背后,又是法国政府与施耐德公司达成的协议要求“战后,法事采购以施耐德公司为主,施耐德公司必须保持相当数量的军工设计c制造技术人员”。

    施耐德公司就要考虑战后军事采购数量急剧缩减,生产规模和员工数量又必须保证法国国防需要的最低限度。那么,庞大的产能和法方减少的采购数量之间,施耐德公司该当如何保持自己“法国第一大军火商”的地位?技术c设备c资金c产能输出远东的中国,装备徐树铮少将承诺的最少一百万陆军常备军,就是一个法国政府c施耐德公司c中方皆大欢喜的结果了。

    行将带着几大箱子“法国人愿意提供”的图纸和资料踏上归途,蒋廷梓少将对徐树铮少将的观感大为改观。

    二人都属于以前的北洋军系,还都是日本陆士毕业,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蒋廷梓是北洋武备速成学堂毕业,再考入日本陆士第三期,担任过炮团长,是按照北洋军系将领的一般晋升之路熬出来的,可以算是科班加行伍双出身,正经八百c根红苗正的北洋军人。

    而徐树铮则是段祺瑞的记室(私人秘书)出身,学的是旧学,后来由段祺瑞亲自推荐公费派遣到日本考入陆士第七期,比蒋廷梓晚了整整四期。却在学成归国后不久就担任第二军正参谋,陆军军学司长c军马司长c次长。如此晋升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又大生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