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铜哨声c口令声c马蹄声,马卫队在潍县城里闹出的动静确实有些大。出城,风驰电掣的奔跑一阵后,何向东逐渐放缓马速,又招呼晏道刚中尉跟上,信马由缰缓缓而行。
战争一词在大多数人脑海里与流血c死亡c痛苦c分离紧密相连;可总有少部分人愿意为此付出心力c体力甚至生命,这些人往往把战争与勇气c智慧结合起来,把战争当做一门艺术看待。何向东就是这种人,也希望他身边的参谋们变成这种人。
晏道刚中尉是偶尔灵机一动勘破了“大帅心思”,还是从军学底蕴出发,碰触到战争艺术的门环?
从怀疑内部有间谍活动到徐庭瑶提议“引蛇出洞”,何向东就把此事与前线战事结合起来。
日军屡屡受挫,似乎证明了第九师的兵强马壮和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反守为攻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何向东不太愿意发起进攻,在一定程度上把战事拖下去是出于国家竞争间的战略考虑;把战略一词的范围缩小到山东战场上,让成军不过三年,中级c高级军官能力尚待锻炼c检验的第九师大举进攻日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赌博,不可取!最好是制造反攻气氛,逼迫暂时处于劣势的日军主动进攻在既设阵地上的我军,再相机后撤吸引日军掉入口袋歼灭之。如此,付出的生命代价c弹药消耗代价都要小许多,战果却能稳当的增大许多。
日本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困难;中国的经济结构却堪称原始,财政更加窘困。何向东是变着法子在山东打“人民战争”,不能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例,这个特点在先前几次交战中就能看出来。
以670高地之战来说,日军一个山炮大队在二十五分钟时间里,向670高地投放4200发75炮弹。以25元一发计算,日军25分钟就消耗了十万块袁大头。我军则在两分钟时间里向攻占670高地之敌投送60发105炮弹,以每发炮弹50元计算,消耗3000块袁大头。
消耗100比3,战果是18比约200。再算上炮兵第九团山炮营对神仙洞的炮击战果,那消耗c战果的比例将进一步放大。
弱国打强国,本就应该这么个打法!当然,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何向东带来的新战法c新战术的功劳。也是当然,进攻一方付出的弹药消耗量肯定比防守一方大,而人员损失也多半比防御方多,特别是在一场失败的进攻战斗中。
何向东选择大张旗鼓的连夜赶往昌邑,就是要通过间谍告诉日军——老子的生力军就在昌邑方向,也就是沙河镇的背后!
拥有两万兵力的第十一师一旦投入进攻,兵力不足c战线过长c地形不利的小日本儿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因此,日军就必须提前进攻沙河,迫使何向东把生力军当做防御作战的预备队投进去c牵扯住,使其难以发挥作用。如果日军进攻得力而快速达成突破,从分散到收拢,再从昌邑以西地区赶到沙河一线的第十一师增援不及,日本人是有极大可能赢得会战胜利的!
何向东就是要给日本人以希望,如果一点争取胜利的希望的都没有,只有傻子才会发起进攻!
所以,何向东沉浸在战争中钻研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特别是在琢磨c引导敌方统帅思想脉络方面,他能获得极大的乐趣。
“祖荣,现在你可以说说声东击南了。”
晏道刚听到大帅亲切称呼自己的字,顿觉殊荣,不由得在马背上挺直了脊梁,又把心里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过了一遍,才说:“职部在陆军第二中学读预科时,杨大队长(杨虎)给我看了他的笔记,其中有一篇令职部印象深刻,那是大帅以汉口保卫战为例论证积极防御中的诸般战术。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大帅却说,单纯防御不可取,防御是战略目标达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