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赤子之心】(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祺瑞目送精干的少校背影走远,不知想到什么事情,摇了摇头。

    “泉公”

    “我想到老头子的后手了。”段祺瑞转身面对何向东,手指在茶几面上点了点,说:“事情一闹大,何向东无论有理没理,有罪无罪,就得去军事法庭甚至国会上说解清楚。以此理由召你进京,你怎么办?如果你去了,与黎黄陂何异?倒是让段某人和周自齐捡了天大的便宜!”

    “第九师是中央陆军序列,我这边一连三天不回电报,证明第九师的移驻山东是出于陆军部的指令,一切由陆军部来承担责任。至于攻击徐州的张勋,是张勋武力阻拦在前,提出无理要求私底下交易在后。泉公是湖北都督,似乎,也与向东无关吧?”

    “你跟又铮一模一样!可恶!”

    何向东是玩笑之意居多,却也有几分“提醒”,“提防”之心,见段祺瑞脸红,乃笑着递上梯子,道:“呵呵,泉公放心,袁大总统不会那么干的,除非他想自己下不来台。”

    “徐州那边,如张勋一去,多半要设个淮海镇守使,你意谁属?”

    “泉公,职部前番说过,苏北,职部绝不插手。”

    “此一时彼一时,少拿这话来诓我!”

    “如果山东起了战事,我军补给全靠长江航路和津浦铁路,因此,不排除日本人扩大战争范围,以支队在海州攻击登陆,进取徐州,断我军辎补给。”何向东神色凝重的说:“这是职部要取徐州的最根本原因,张勋的辫子军占着茅坑不拉屎,早该自觉滚蛋的!职部以为,淮海必须以坚强之一部驻守,以坚强之将领为镇守使,确保我军在山东作战时侧后无忧。”

    段祺瑞自从半信半疑的接受何向东c徐树铮的“推论”,也从陆军总长的角度在考虑今后可能爆发的山东大战,故而才在此时提起。

    “这些我都省的!我要你提人!”

    “如蔡松坡肯屈就,职部求之不得。”

    “蔡松坡”段祺瑞犯难了,至少是在表面上犯难了。出京之前,袁世凯就要陆军总长查明何向东与蔡松坡是否勾结,现在看来还真被老头子给猜中了。蔡锷就任陆军编译处副总裁,说起来是段某人的助手,对其军学才能,自然是不用怀疑的。真的让蔡松坡领一军镇守淮海,何向东也是当真无需顾忌后路。可这事儿一提起来,在老头子那里绝对无法过关。

    何向东察言观色,自然也理解到段祺瑞的难处。

    “杨少石亦可。”

    “你要把教导旅调出去?”

    “不,是第十一师,年关一过就该调动。”

    “那不如直接让田伯元担任镇守使?”

    何向东摇头道:“田伯元军略不如杨少石。一个师长,一个教导旅长,不给杨少石一个名义,一般情况下倒也无所谓,可,此次是恶战,血战,不可稍有忽怠,更不能因为军事指挥系统的小小疏漏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明白了,你是找个由头让老头子晋升杨少石为中将吧?”

    “泉公目光如炬,职部不敢抵赖。”

    段祺瑞对何向东的故意搞笑并不感冒,神思沉重的起身,背着手走到一幅全国地图前,凝视片刻,招手让何向东上前,说:“甲午年,李文忠公以北洋力敌日本全国,败!今日,你若以鄂军力敌日军,把握几何?你就当真料定日本不敢扩大战争?”

    “日本人决计不敢扩大战争!职部敢拿脑袋担保!”

    “我拿你脑袋有个逑用?我要你把我说服。”

    “如欧洲协约c同盟爆发大战,日本则完全可以用英日同盟为借口加入协约,攻击青岛德军。对我国而言,能第一时间宣布加入协约最好,如不能则宣布中立。然而,此次中立决计不能与1904年的中立相提并论,必须提前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