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避而不见】(第1/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章特为书友“北漂一族”加更,感谢各位书友支持!)

    “总指挥,潘参谋回来了,在县政府里,余秘书陪着说话。”

    曾广胜的报告让何向东丢下手中的事情,骑马赶到椅子山的县政府。潘正道,一个曾经令他非常失望的人,带着三百人枪开赴豫南,竟然半道上把部队的指挥权拱手让给那个说不请道不明来历的徐镇坤。豫南挺进军垮了,若非疤脸把握住了三百根本,若非朱福顺等人带着武胜关起义部队进驻罗山,豫南刚刚打开的局面就尽毁于潘某人之手。

    挺进豫南,是有大作用的!

    现在的何向东却已经想通了,自己手下缺人呐!潘正道能够回来,说明他是真正的革命者,信得过。他如武昌的那些革命者一般,热情而幼稚,为了快速扩大革命军的影响力,才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年轻嘛,难道自己不年轻?不幼稚?不犯错误?能开创如此局面,无非是依仗先知先觉和军学功底。如此,凭什么去指责潘正道的幼稚?应该让他更成熟起来,让所有势必会遭遇一次次挫折的革命者们成熟起来!那只能是宽容,关怀,耐心,引导。

    潘正道其实已经开始成熟了,如此之人,不能不用。

    当何向东的双手紧紧握住潘正道的手,温和亲切的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辛苦了。”潘正道的眼泪花子顿时迷糊了双眼,顺着脸庞潸然而下,脑袋一片幸福的迷糊,只知道抓紧总指挥的手频频晃动,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简单报告归途的经历后,潘正道的情绪也渐渐平复,满是愧疚的看着何向东连声认错。

    “孝侯,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你已经从中汲取教训,这就是进步。不用再愧疚了,徐镇坤c王春华这种不坚定的投机分子,我们真要清楚,要你整军的目的就在于此,正因你迟迟没有动作,我和杨分督c姚部长担心你会吃亏,杨分督才抛下分府事务亲赴罗山。可惜还是迟了一步!不过也好,整军更顺利了。”

    “总指挥,让我留下跟着你干革命,做什么都可以!”

    “你不留下来,我就请你留下来。”何向东微笑道:“现在我们有了两百马队,也算是个基础,吴家岗战斗还缴获了百余匹战马和配用马枪c马刀,都给你了,要人,余秘书会给你,各县来投军的青壮多达数千人,随你挑选。另外,部队马上要扩编为镇,参谋c军令机构急需健全,指挥部参谋主任这个责任你还得担当起来。”

    “是!”潘正道是打算回来之后从小兵开始干起的,哪知总指挥是如此的温厚宽容c知人善任,隐约的还把镇参谋官的职位相许。他从心底里感激总指挥,佩服总指挥。

    脚步声急,屋内光线一暗,“武昌护理总司令蒋翊武急电!”裘三升站在门口,几乎把门给塞满了。

    何向东“念”字没出口就及时打住,裘三升没多少文化,北军军士多半如此。接过电报迅速浏览,随手递给潘正道。

    潘正道立正接过电报抄纸,他意识到,总指挥已经要求自己履行职责了。电文很长,他看到第一排字就失声道:“克强公离汉赴沪了?失策,都督失策!克强公在武昌一日,武昌言事分量就重于上海,即便汉阳丢失也无碍大势,都督怎么能让克强公走呢?”

    “大都督。”何向东出言纠正,却并未点破黎元洪任黄兴离开武昌的原因。

    黄兴在武昌一日,黎元洪虽然在军事上有所依靠,但革命党因此势大难制。黄兴指挥的汉阳保卫战失败,证明其军事能力也并非如黎某人说希望那般,倒不如任其离去。

    毕竟,黎元洪还有黄陂这支力量,也在刻意增强何向东。近日,先有潘裕如c冯中兴率队来黄陂“增援”,前天又有第三协成炳荣麾下一个营在渡江作战失利后投奔黄陂,昨天有黎元洪刻意从兵力极其紧张的武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