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逃离樊笼】(第2/3页)  铁流19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朝廷都不得不依仗袁世凯,自己手握第八镇时袁某人或许会笑脸相迎,可第八镇大部起义,少部跟随自己,这些天来的战场上,消耗的其实就是第八镇的骨血,张彪的政治生命!完了,一切都随风而去了,此时还去指望攻下武汉三镇c官复原职的人无异于傻瓜一个!心灰意冷下,张彪悄悄乘船东去。

    仅剩百余人的湖南岳州防军统领夏占魁如今是有家归不得(湖南宣布并派出援鄂军北上),左思右想后也学了张彪,丢下部队悄然离去。

    冯国璋对此毫不介意,反觉少了外人后行事更方便。

    10月26日清晨,清军分三路猛攻三道桥——刘家庙革命军阵地,其主力从戴家山c姑嫂树实施迂回。革命军各部没有统一指挥,陷入各自为战境地,何锡藩得了何向东提醒,在兵力极度紧缺时仍搜罗了一个营的力量,堪堪堵住迂回之清军,双方在刘家庙左翼反复争夺,俱都伤亡惨重。

    此时,清军舰队由统领萨镇冰亲自把舵操船,以江面雾气为掩护躲过青山之革命军炮队监视,从阳逻驶到谌家矶水面,炮轰革命军阵地。革命军炮队立即反击,却以陆战小炮难挡战舰重炮,被打得伤亡过半,不得不撤出阵地。

    失去炮队支持的革命军更处劣势,整条战线都被炮火笼罩,却依然顽强抗敌。战至午后,背后的刘家庙突然起火,浓烟滚滚,革命军各部以为清军已经迂回成功,占了刘家庙,不得不撤出阵地,绕道返回汉口,在大智门集结。

    10月27日,清廷电旨以袁世凯代替荫昌为钦差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欣然登车南下。这一日,在大智门的革命军也闹清楚了情况,刘家庙起火是总指挥张景良带着随从焚烧军需所知。激愤下,有标统谢元恺鼓舞战士向刘家庙发起反击,经白刃战击退清军。但因后援不济而无法恢复整条战线,在清军绝对优势兵力进攻下,不得不撤回大智门。

    战况危急,湖北军政府需要调动一切资源到汉口战场,其中恐怕也包括已经许诺调给何向东的军械弹药。为此,赵钟奇急匆匆的赶到黄陂旅社,请何向东出席军政会议。

    蛇山下的都督府军政会议上,一位青年慷慨陈词,自请号召学生军去汉口抗敌。这位叫徐源泉的青年引起了何向东的注意,也仅仅是注意而已。没有战略的汉口保卫战注定要输,他这个手握一万兵力的协统尚无力回天,又遑论他人呢?

    徐源泉的发言得到满场的掌声,得到黎元洪亲自握了他的手送出会议厅。

    张振武待黎元洪出门,霍然起身,面对安坐的何向东大声道:“何统领,革命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你的一万部队在哪里?!”

    何向东缓缓起身却站得笔直,扫视全场后,一字一句道:“鄂东革命军在鄂东,主力第一混成协在黄陂,我本人在武昌,在这个会议厅里,如假包换。”

    一个如假包换,惹得原本心情极度紧张的与会者们哄堂大笑,会议气氛为之一变。不过,依然有数人没笑,孙武,彭汉遗,还有对孙c彭“阴谋”知情的张振武。他们听出何向东的弦外之音,情知若再追问下去,恐怕何某人就要拿还没影子的第七协说事了。

    张振武悻悻然坐下,孙武起身说道:“何统领,我将建议都督下令即派你回黄陂领军参战,昨日所许军械c军需一概不变,但是,你要都督府派遣得力军官一事,恐怕难以达成,还请鉴谅并速速成行。”

    这是一番带着歉意的说辞,何向东也不指望身为军务部长c共进会核心的孙武公开道歉,反而,他希望与孙武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就坡下驴实为良策。

    “何向东遵命,诸位,军情紧急,告辞!”

    出门,黎元洪就站在门口,没有说话,只是别有深意的凝视何向东一小会儿,点头微笑示意。急于脱离樊篱的何向东生怕有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