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5道法自然(第2/4页)  凰涅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边缘,才有可能晋入宗师之境。宗师之间的修为差距在于真气心法,而真气心法源自于对道的体悟,这才是根本。

    距离决战点最近的叶清鸿c叶向天二人,这种体会最直观,无论是雷动的金雷拳还是名重生的冰封指,都蕴含着玄奥的道境,迸发出的真气威能中也蕴含着丝丝道念,直让人心神沉入,欲罢不能。

    便闻阵阵爆裂声,狂暴的劲风掀起了海岛周围的巨浪,潮头有一丈多高,咆哮着向外卷去。一叶扁舟在浪峰之下,就如一片浮萍。

    叶清鸿高高跃起,在浪峰上空,一剑劈下,如断川分海,将迎面而来的巨浪从中劈开两半,自小舟两侧呼啸过去。叶向天闪电出剑,一左一右,将浪卷而过的压力卸去。两人足下的小舟只轻轻摇晃两下,便又稳在海面上。

    跟着,又咆哮打来一浪。

    叶清鸿跃起挥剑,“断川分海”。

    叶向天左右两剑,“移花接木”。

    两人如法炮制,始终保持身下轻舟在波滔浪打中摇晃而不后退。

    但他们身后的其他人就没有这样的功力了,包括雷暗风和雷电在内,在硬抗了几浪后,都不得不后退,一些小舟一直退出二里才稳住。

    最外围的楼船战舰也一阵阵摇晃起来。所幸出海观战的大船都是船宽身沉能抗浪的,虽然被浪卷得摇晃却不至于让人站立不稳。

    不过,随着岛上激战加剧,咆哮卷出的浪涛越来越汹涌,浪头也越来越高,有些甚至高过了两层楼船,在方圆四五里的海面上掀起了一海潮。

    围观的人们已经完全看不清岛上激战的情形,只见海面上一道又一道的浪头打过来。

    无数人惊呼失色。

    各艘楼船的纲首立即组织船员,通知外面的观战乘客返回船舱。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听劝,坚持留在外面观战——尽管已经看不清楚。纲首们焦头烂额,总不能让船员拖着人回舱,那些报社采撰最令人头疼,一个个抢在最前面,就不怕被一个浪头打下去?

    蓦地,卫希颜清凉如雪风的声音从箭鱼号传出,清晰如在每人耳边,“观者各回船舱,武者量力而行。”

    卫希颜发话,那些坚持的人也不再坚持了。虽然很多报社采撰们还是赖着不走,但纲首得了卫希颜这句话,就仿佛有了“令牌”在身,直接吩咐船员把人架回船舱去。

    雷雨荼和丁起都下达了命令,吩咐没有武力的官员和所有使团成员都撤离甲板。但后一道命令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使团中有很多人坚持留在外面观战,任凭鸿胪寺官员说破嘴也劝不动。

    南廷使团船上,倭国正副使很干脆,说出现意外,责任他们自负。大理国正使段易长犹豫不决,他们段氏多习武艺,只要楼船不翻,并不惧这点风浪,但“责任自负”却令人踌躇,但他收到扮为侍卫混在护卫中的父亲传音,便坚决下来,应承“责任自负”。但高丽使团可不敢这么干,万一宋人趁机暗算,岂不也归为他们“责任自负”?——不得不说,高丽人太高估自己的价值了。

    北廷使团船上的情况要麻烦得多,辽国和西夏都有武士坚持留在外面,高丽人倒是没说话,估摸着留在外面太危险,还不如回船舱去。那些留在甲板上的辽国和西夏武士让鸿胪寺官员皱眉,万一出个意外,只怕有得麻烦扯。

    雷雨荼接到禀报后,便令鸿胪寺卿拟定责任自负的文书,让察哥和耶律夷浩签署。这种一看就是挖坑的文书察哥和耶律夷浩怎么敢签?最终令所有人都返回船舱。

    很快,甲板和船栏边只剩下了那些自恃不惧风浪的武者,还有那些扎马功夫练得好c下盘稳健的武将官员。所有船舱的舱门和窗户都打开了,站满了人,向外张望着浪涛中的海岛,隐约可见金光闪耀。还有时不时暴出一声大喝或长啸,即使相隔五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