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第1/6页)  瑞王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筠最讨厌阴魂不散的前女友,所以自己绝不会成为那种人。

    当断则断,断了就不回头。

    自从和瑞王在梅苑坦白后,她就再没见过他,也没他的消息。连一向积极撮合他们的沈子山亦不来她面前晃悠了,就是偶然遇见了,也是寻常的寒暄。按他自己的话,瑞王许久没召见他,他登门拜访也不见他,所以大概是真的放弃了。

    而沈子山不喜欢袁叙瑾,对宁筠这门婚事多有微词。他知道宁筠不爱听他讲袁叙瑾坏话,干脆就不说话了,见面后就简单寒暄两句,各忙各的了。

    宁筠终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平静生活。

    平静的生活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重阳节。

    重阳节当然要出游登高插茱萸。

    因宁筠将和瑞王一刀两断的消息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也确实没见瑞王再有举动,便也不那么警备了。到了重阳节,心疼女儿一直没有好好散过心,特许她在李氏和未婚夫袁叙瑾的陪同下一起出游。

    见到袁叙瑾前,李氏拿出一个荷包悄悄塞给宁筠,低声吩咐:“一会给你男人戴上。”宁筠纠结李氏的称呼:“还没成婚,什么男人女人的,不用戴,他一定早有荷包了。”

    李氏硬给她:“那是府里丫头绣的,和这个能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这不是您绣的吗?”

    “还不是你的女红太难看,人又懒,我才代劳的吗?!”李氏毫不留情的揭穿宁筠:“但你亲手给他戴上,就是你绣的。”

    她还是不愿意:“哪能骗人?”

    “这是长公主吩咐的,你就拿着吧。”说完,塞进宁筠袖子里。宁筠想塞回去,但李氏把袖管一插,眼睛看向一旁,送出去的东西拒不收回。

    宁筠没办法,只好收了。

    不多时,丫鬟来报说卫国公府的人来了,宁筠便乘轿子出了府,在二门处换了马车,与卫国公府的人一并向城外行去。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由来已久。在本朝这一风俗变得更深入人心,这会路上已经见到有佩戴茱萸,头插菊花的行人了。小贩沿街叫卖的声音陆续出现,商贾店铺打开店门开始营业,安静了一夜的京城再次繁华喧闹起来。

    山麓间已经停了许多车辆,从山顶向上看,也都是上上下下的行人。山间的雾气还没散尽,山峰还有一半埋在白雾当中,满山苍翠若隐若现,像极了泼墨山水画当中的景象。

    宁筠提起罗裙踏上通向山顶的石阶,快乐的像重归山林的囚鸟。李氏见她只顾自己玩,喊她:“我的祖宗,你慢点啊,倒是等等别人。”见宁筠不停步,赶紧撺掇袁叙瑾追上去:“公子,老身走不动了,你快行几步照看她罢。”

    袁叙瑾的眼神本就一刻也没离开宁筠,只是碍于长公主府的人在,不敢太过亲近,此时得到了她养娘的许可,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追了上去。

    在李氏的授意下,其他人装作观看路边的重阳题词,步伐放缓。

    见袁叙瑾追来了,宁筠反倒登的更快了,直到了山顶,才气喘吁吁的停下脚步,远眺山下风景。

    虽然林间主体颜色还是绿色,但是难敌初秋的到来,整体感觉不似夏季的生机勃勃,不过正因如此,别有一番稳重厚重的美丽。

    “府上举行登高比赛了吗?比如府内第一个登顶的有奖励?”袁叙瑾跟在她身后笑着问道。

    从刚才宁筠心里就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荷包送给袁叙瑾。他俩没感情,她是不想乱送东西的,但以后要成婚生活在一起,好歹也得培养培养感情。

    机会送到眼前,她一咬牙告诉自己,得抓住。

    “第一名没有奖励,但允许第一名送给第二名奖励,以兹鼓励。”宁筠摸出李氏塞给她的荷包,笑着给他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