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误会冰释,两边人都站在窗前,望着街道上的情形。
从长街之西,先过来一小队骑兵,都是明盔亮甲,打着红旗,身上也是着红色外袍或披风,看起来十分威武。
大明军中尚红,不论是旗帜,袍服,都是以红为主。
骑兵过后,则是大红百余名火铳手,戴着结红缨顶的青色圆帽,身着战袄,膝下是铁网裙,衣饰都是崭新新制,或是刚刚浆洗过,穿着十分挺拔漂亮。
每个人手中,则是一杆细长的铁火铳,枪管细长,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枪托都是用上等硬木所制,打磨光滑上色,整根火铳,用料讲究,打造精良,虽然只是百余人的火铳小队,但分列行进时,给人的威胁和压迫感,却是远在刚刚那一小队骑兵之上!
至此杨达等人已经深为震恐,适才口出胡言,若是这几人不依不饶闹起来,在戚继光面前,恐怕国公府的面子也未必抵的上大用。
后悔之余,杨达心中也是奇怪,戚继光摆出这样的阵仗似乎是在迎接某个客人,事实上戚帅自忖功大,对一般的武将视之为奴仆,对文官更是不愿以下官之礼参拜,几任蓟辽总督中,只有谭纶才能以资历和战功折服于他,此番不知道是谁有天大的面子,居然能叫戚帅摆出这般仪仗来亲迎。
在火枪手之后,又是一队打着各色旗帜的骑兵,再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镇守蓟镇,麾下十万大军,屏障京师北部边防的戚帅戚继光了。
戚继光此时五十余岁年纪,但骑在马上却是腰背挺直,单手控缰潇洒自若,顾盼时,眼中神光四射,根本就不象是一个即将迈入老年的资深将领。
在他身边,数十员将领都是穿着各色铁甲,或胸前有明镜,或细细若山纹,或锻打精良,散发着冷艳的铁器之光。
所有的将帅,都是顾盼自雄,面容之上饱含自信。
张惟功看的也是心神大震,眼前这支大明军队,算是冷热杂处换代之时,不论是装备还是精气神,还有行进时展露出来的动作,都是显示出良好的训练和风貌。
张惟功好歹是大学生,也读过几本书的,戚继光打倭寇的故事耳熟能详也罢了,到北方训练士卒,初时不能服众,后调三千浙兵至,雨中候命,虽大雨如瓢泼而下,浙兵们纹丝不动,蓟镇的北方土鳖将领们才为之惊呼,高呼戚帅之威至如此耶?由是心服,自此蓟镇大治。
这是书面上的话,当不得真。后来戚继光一直调浙兵到蓟镇掺沙子,整治不服他的北方将领,到万历二年时,浙兵在蓟镇超过两万,嫡系将领几乎全由南方将领组成,整个蓟镇当如臂使指,无往不利。
书面上的传奇人物在眼前如此豪气万方的通过,张惟功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如果是家中惨变之前,他的心境肯定与现在截然不同,对戚继光他还是很佩服的,但心中愤恨一时难消,他对大明的官兵印象极为恶劣,现在观看此情此景,自是千般百种滋味上心头。
而且张惟功自有自己的心事,这几天他一直装作无知小儿,所以杨达几个对他警惕心也减弱了很多,适才酒席上泄露了不少隐秘出来。
他的父亲是国公府里的大老爷,也就是未来国公的继承人,至于杨达几个嘴里的二老爷,心怀不轨,这几人是二老爷派出来寻找自己,恐怕未必存着善意罢。
自己父亲看样子是嫡长,要继承爵位的,现在膝下无子,当弟弟的千里长途帮大哥找回继承人,怎么看都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这么蠢的人么?大大的不像!
当年父亲不敢认帐,偷吃后擦嘴,最少也是个没挡当的,至于府里老太爷,还有那个什么赵夫人,恐怕在此事中作用都不小,否则的话,现成一个大胖儿子被撵了出去,以大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风俗,这位国公府的大老爷心胸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