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章 人才难得(第1/3页)  都市逍遥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虽然是这么说,信件和传真里也是这么写的,但一连三次发过去的,全是这种东西,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资料就越来越详细,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种“非赢利性质的活动”到底是什么活动了。

    那是裸地暗示:你们公司被我盯上了,想息事宁人,拿钱来吧。

    当然,期间还有些对应的关窍,那就实在不合适说了,大致上就是这么些做法。

    上市公司,哦,就以内海精密为例吧,内海精密的领导自然可以对这种讹诈视而不见,那确实都是事实,都是一些公开的数据,内海精密没有必要为这种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东西买单的。

    但是话说回来,资料的来源呢?资料的来源很能说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讹诈者收集资料的渠道,实在是太多太广了。

    这里面的味道,是非常非常多的,不是当事人的话,很难理解那些被敲诈者的感受。

    当然,带种的话,被讹诈者可以无视这几个邮包,反正人家也没有明说要敲诈什么的,不能报警,无视总是可以的吧?

    确实也有人是带种的,遇到这种情况,沈籍归也只能老实地把头缩回去,除非对方有什么过激行动,他才会继续大力挖掘对方的隐秘,把事情搞大。

    但是这么几年来,他遇到的带种的人,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这种情况下,一般的上市公司总是会给个很简单的答复:你们的活动,我们公司不希望加入进去,也不希望你们采用我们公司的资料,大家协商一下,看这事怎么解决吧。

    没错,高智商犯罪,通常就是这么简单的,至于说上市公司为什么会这么痛快地拿出钱来,还是为那种大家都知道的资料来买单,那就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笔者也就不多说了,免得有凑字数的嫌疑。

    每笔敲诈,视其难易程度,沈籍归都可以弄到六到七位数的“赞助款”,这点钱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算不上什么难事,最多不过一辆高档点的汽车钱而已。

    靠着这样的业务,虽然出手不是很频繁,但他每年也能弄个千八百万的利润。

    通常情况下,沈籍归很少打内海本地企业的主意,原因是很简单,一来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好了;二来,他的公司就是内海注册的,对相当一部分外地企业来说,不但他公司的底细调查起来是有些难度,而且能在这个信息量极大的城市立足的公司,其来历多少是会让人警惕一些的,如非必要,也没人愿意为点小钱去招惹。

    只是这次,他知道了点内海精密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时手痒,居然忘记了他的原则,顺手敲诈了起来。

    他的原则,并不是绝对不敲诈内海的企业,而是他在没把公司迁到首京之前,不打算敲诈而已,反正内海的企业,对首京的动向更敏感些,他甚至策划好了,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就要在首京注册个公司,公司的业务重点,也要带到首京去。

    内海这里,肥羊多多,沈籍归已经养了很久了,将来要慢慢地杀呢。

    这些话,沈籍归说得不尽不实,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不过,跟他谈话的楚董也不是什么菜鸟,马上就明白了此人做的是什么勾当,以及这个勾当之所以能赢利的地方。

    佩服!听完这些话后,这是楚云飞脑中第一个反应,这个沈籍归实在是太厉害了,这样敛财的法子都能想得到,天底下的能人,实在是太多了点。

    果然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啊,沈籍归开发的这个“项目”,绝对是一般人想破头都想不出来的,这里面不单要熟悉企业的运作,熟悉股市的行情,甚至,还必须要熟知金融学和经济学。

    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简直把人性的弱点利用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上,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难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