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七章:传召(第1/2页)  大顺皇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承启并没有怀疑苏轼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甚至还颇为认可。

    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个领域十几年,只要不是太过愚蠢的人,总会是能登上这个领域的巅峰。

    按照苏轼的说法,玉玲珑已经出名十年了,一个女孩,将青春最美好的十年,全都奉献给了音乐,这确实值得人尊敬。

    “那宫中仙韶使,也比不得她?”

    陆承启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苏轼却有点激动地摆手说道:“回禀陛下,宫中仙韶使技艺不错,但却少了一股味道。臣愚钝,窃以为是少了市井之气,虽能登高堂,却下不得民间”

    陆承启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声笑道:“苏卿,你倒是直接。不错,宫中仙韶使确实如你所言,少接触了市井,也少了一股生气。那朕传召于她,苏卿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如果是单为此事,臣以为再好不过。”苏轼考虑了一下,认真地说道。

    “那苏卿以为,如何推广国歌呢?”陆承启有点咄咄逼人的意思了。

    苏轼神经比较大条,没有留意到陆承启的态度转变,沉思了一会,才说道:“陛下手中握有监察司,当可像以往这般,遣监察士于田间阡陌,市井街巷,教人颂唱”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不妥!”

    苏轼一愣,脱口而出道:“为何不可?”

    但他是一个聪明人,立即明白了陆承启的意思。这些年里,监察司送到大狱的犯官不过千人,已经使得官场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监察司差不多已经成了铁手冷血无情的化身。国歌又是激昂雄壮的曲调,与监察司格格不入,确实不能由他们传唱。

    陆承启盯着苏轼,见他恍然大悟,才缓缓开口道:“朕欲在端午佳节,亲临观摩水师演习,与民同庆!”

    这话一出,苏轼登时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臣拜服!”

    “行了,今日苏卿献策有功,朕日后再行论赏。只是今日之事,朕不想传入第三人耳中,斥之于第四人口里,苏卿可明白?”陆承启说这话的时候,语调上并没有什么起伏,但苏轼却听得满满都是警告的意味。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不敢奢求陛下赏赐,更不敢妄言!”苏轼倒是一个老实人,被陆承启轻轻一唬,就唬住了。

    其实也不算是吓唬他,陆承启想着如果提前泄漏了消息出去,那就收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了。

    只有在一个盛大的场合之中,让国歌传扬出去,才能广为传唱。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不出一月,大江南北皆懂唱国歌。加上歌词浅白易懂,又激昂雄壮,极能提升民族血性和团结,更难巩固国家的概念,一举多得。

    苏轼退下后,陆承启当即让内侍穿了便服,出宫去传召玉玲珑,让她明日进攻面圣。口谕不可信,陆承启还写了一道旨意,盖上了宝玺印章。

    玉玲珑的大名,这几年是越来越火了。

    之前陆承启就知道,大顺的青楼女子,并不是低俗的妓院,在古代,青楼的原意本是指富贵人家豪华雅致的青砖青瓦的楼房,因富贵人家的姬妾和家妓大多数都住在此地,到了前朝的时候,人们就逐渐把这里称之为烟花柳巷之所。前朝大诗人杜牧曾写过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面的“青楼”,也只是寻欢作乐的场所,并非妓院。

    实际上,大多数的青楼是一个大的庭院的总称,里面的建筑都是比较讲究的:门前一般要有杨c柳等树木,窗前一般也少不了流水之景,而且院子里的花卉c水池这些怡情的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姑娘们的雅阁内,陈设是很考究的,绝不寒酸,琴棋书画c笔墨纸砚是必备之物,古董瓷器等摆设也是要有的,床前的屏风等也都是很精致的。

    古代青楼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