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回:姜皇后含冤升天 二将军反出朝歌(第1/5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尤浑密谋,将姜环姜球置于圈套中,伪造了信简,上呈于纣王。     纣王见了信简,很是震惊,同时也很生气,当即令尤浑收集证据,然而姜皇后乃是三宫之主,天下国母,又是天下诸侯之首东伯侯姜桓楚之女,轻易的对她采取行动,朝中大臣如比干之流,必然不会罢休。故而,此事还需慎重,当曲折行事。     各位,纣王作为一国之主,性格应经历磨练,本不再有冲动,然若是有奸恶之徒挑拨,火上浇油,冲动却是必然之事,任是再沉着冷静之人牵系到自身的安危也难免会有情绪波动,所以,这时纣王的动怒也就顺理调章了。     且说尤浑,不待大王下诏,他早有行动,姜环所带随从,尽皆被屈打成招,有不伏的,当即处死,接着他又煞费苦心的找来了刀剑,作为罪证呈递。     尤浑将随从所招呈词呈报纣王,所有的证据都证明,这一切皆是国母姜皇后和其父姜桓楚所指使。     纣王看了罪证,乃问尤浑:“尤爱卿,这贱人实该万死,依你看该如何处置她呢?”     尤浑启奏:“陛下,事已铁证,自古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况且古训就有后宫不避讳之乱,这宫中的事,外臣也不宜参入,还应由宫中派人来审,请陛下在宫中设立一个审事官,陛下,天下四大诸侯皆成气候,拥有十之六七疆土,各小诸侯皆仰其鼻息,已不把陛下放在眼中。姜皇后之父姜桓楚,又是四大诸侯之首,陛下,此事当慎重考虑呀?臣等愿为陛下谋计这后事,姜桓楚一但知道女儿有难,他岂能不奋力相救?若是引来天下诸侯大闹朝歌,岂不坏了成汤的万年基业?”     纣王听说,委身而问:“似爱卿这样说,这贱人是动不得了?啊,她要谋朕,朕却无由,这却是如何是好呢?”     尤浑见纣王被他牵上了笼套,乃道:“陛下,您可以动得她,任何人犯上,您都能动得,只是这个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臣今有一两得之计,可以施行。”     “啊,爱卿有何好计谋?”     尤浑道:“小臣以为,只需设一计将四大诸侯俇来,一起斩杀,既可斩群侯龙头,审明主使之人,又可使各路诸侯群龙无首,复为陛下所用。”     纣王被尤浑迷惑,不但应了还赞道:“尤爱卿,还是你点子多呀,言之有理。”     益友利君,损友毁君,纣王相处了尤浑这个朋友,他的江山便毁在此处了。     在尤浑的策谋下,纣王下了一诏。     诏曰:北海猖獗,大肆凶顽,闻太师苦战多年,亦无建树,朝中文武都莫知所措,每虑到此,朕心甚是忧烦,今特下诏四大诸侯同至朝歌,共襄国政,戡定祸乱,希望诏书到日,卿等即刻起程,毋得羁绊,使朕伫望,天下安定之日,即是诸卿功成名就之时,诸卿俱都广开茅土,加封进爵,朕绝不食言,钦此,特诏。     这诏书送走以后,纣王和尤浑放心许多,当夜,宫庭内部即闹的天翻地覆。纣王径直召姜皇后,示之于竹简,腰牌,姜皇后大喊冤枉,“陛下,这是奸臣诡计。”     纣王本是莽汉,怒火一上心机全无,见姜皇后不认,即令宫人施刑,姜王后是将门女子,岂是曲饶之人?她虽被宫人按下,披头散发,冤枉声过后乃大声责问:“大王,妾是克勤克俭之人,伺候大王,从不敢有轻举妄为,今大王双目不明,不察来历,当为昏也。”     纣王怒极,哪里听得进去,更兼尤浑挑拨在先,一时火气压不住,啊,你说寡人双目不明,寡人就剜你双目。物证人证俱在,你嘴还硬?     纣王责令重刑处置,烙腕剜目,用尽极刑,看你是有招无招?     姜后昏迷数次,无字可招,依旧是大呼冤屈。     “冤枉呀冤枉,何人害我?”     当时,黄妃,杨妃,苏妃及其宫中众多美人也都来了,行刑前,黄妃曾劝姜后:     “姐姐,大王如此,必是受人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