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
见到付书记,他像做地下工作似的躲躲闪闪,生怕被人看见和杨冲锋在一起。杨冲锋心想付书记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外养有小蜜,要是有那会是怎么样的滑稽?很尊敬地和付书记说着话,没有问题也什么事,对付书记这样的人就要如此。要去办的事,就算两人都心知肚明,只要不公布出来,你越回避他就觉得你的觉悟越高,认定你的组织纪律性强。
“书记,抽烟。”杨冲锋敬了烟本想问到哪里去见吴德慵书记,可想到付书记那性格,只有装着抽烟,浑不当回事地跟着他。付书记抽了两口,像下来决心,压着声音说,“小杨,领导让我们到二桥桥南去等。”
两人到二桥桥南,那边准备建成柳泽县的新城区,可目前却在启动期间,经济环境突然变坏,桥南新区也就停放在那里。站在桥上,可看见远近一些建筑零星散乱,更有些从洪水跑过后,一直都没有人去修整,破落的迹象很明显。
柳泽县城的历史比较悠久,隋唐之前,柳市已经是繁华之地,柳泽县城那时就已经有名在册了。再得力于从城边而过的柳水,这么一条大江流,自然会聚集精华荟萃,形成都市。从隋唐以来,柳泽县城都和柳市一起,风风雨雨,改朝换代中慢慢发展起来。到明清时代,已经是一县城,古街巷落,自然有建筑特色。柳水每年涨涨落落,都会洗刷着柳泽县城。也使的县城在岁月里积淀出独有的文化底蕴。
古城有四门,纵横几条街,都是青砖修建的房舍,以灰白色为主。古城里的建筑都有独特的鳌头,房子之间都有隔火墙。四门之间,原本都有厚实的围墙,后来在破四旧时,将这些城墙全部拆散开。墙砖也不知道用到哪一丘禾田做田坎了。
从六十年代初,县城的建设就渐渐向外扩展,却没有人看到桥南这边,对桥南一直都看成是乡下之地。当时,就在古城边修出两条大街来,当然,这时在看那所谓的大街,几乎都不上眼,不过是双车道宽的一条街而已。新街道两边就修建了不少高楼,大多是县里的一建二建两个建筑施工队长干下的工程。这些建筑就成了柳泽县城的新区,繁华地区慢慢就转移了,不再是古城的中心。但古城里仍然是居住最理想的,地势要稍微高些,不是几十年难遇的大水,还真是淹没不到。
六七十年代的新城和繁华区,在现在看来又是破旧的地段了。明显地窄,要是有辆车停着,就会堵。八十年代初,那种三轮黄包车盛行时,那里经常就被堵上的,现在出租车到里面转也会有堵。街道太小,人和车多了后,明显不行。之后再十年前,就在新区里之外,修了建设路等几条大街,而现在通往柳市那车道更是八车道的大街了。但这十几年来,柳泽县城往北方几乎没有什么可扩展的了。
三年前,张应戒就组织人规划城南,将城南的两三千亩地,划为新区规划建设。嚷嚷着要进行建设,要将县里四大家都搬到城南去。那时,就有不少人看到城南的规划,准备到那边买地方修建房舍,但后来县里也拿不出钱来,搬迁也就成为空话。城南一带,就有些单位动了土,之后就停了下来,没有进行真正的建设。
随后张应戒下来,吴德慵上去坐县委书记的宝座,两人的执政可说基本衔接,但知道思想却有细微的不同,对柳泽县城的建设也就选取了不同的态度。对县里四大家搬迁的事,虽然是张应戒提出来的,但吴德慵却不再说起,也不说不搬。拖下一年后,经济形势陡然变化,再也不会有人提到城南了。
看着桥南那些破落到地方,杨冲锋心里想,今后要是找到时机,那可就是赚钱的好地方了。[看小说上]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将城南这话题重新放到桌面上来讨论。但这些事,杨冲锋是无能为力的,也就不会去费那心神。
给付副书记一支烟,并给他点上火,桥上风大。两人抽着烟也感觉不到那味儿来,站在高处看着柳泽县城和破烂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