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首映(第3/4页)  娱乐那个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还是陆非凡在说。老生常谈的讲述一遍拍摄过程的艰难和乐子,顺便打趣一下主创们,接着就到了观影时刻。     这次同样聚集了很多影评人,不同的是上次点映邀请的,都是和光线有关联的,甚至不少都是光线自己养的影评人。而这次来的就是各大媒体以及专职影视评论的那些人了。这才是真正见真章的时候,人家不会因为参家了你的首映礼,就在影评上给你写好话。一切都要看电影的质量。     观影过程自然不必赘述。首映结束之后,电影就会在午夜场正式上映了。而番茄网,也会在第一时间开放《人在囧途》的评分系统。     周静中途发了一篇微博,附上了一张坐在观众席上的照片,旁边是陆非凡。周静在照片上比了一个剪刀手,并配文:“嘻嘻,见到活的宝哥了!@陆非凡”     微博下面评论闹成一片。     “静姐心心念念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这是在《人在囧途》的首映礼上吗?我好像看见葛大爷了!”     “楼上的,关注点不要这么奇怪好吗?难道你没注意到,静静今晚美的冒泡?”     “楼上+1,静姐今天好美!”     “静静么么哒!”     ……     陆非凡是在首映礼结束之后,回到家里才发现的这篇微博。甚至网上还有媒体拿这说事,炒陆非凡和周静绯闻的,看的陆非凡哭笑不得。陆非凡和周静相差了近乎十岁,就是用大脚趾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理会外界的喧嚣,陆非凡洗漱了一番躺在床上。终于等到上映这天,陆非凡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浑身的压力都为之一轻。     在后世,徐朗的《泰囧》,《港囧》,都票房大爆。但是看过《人在囧途》的人,大部分都觉得《人在囧途》才是这个系列里面最好看的。那为什么囧途系列的第一部开山之作,当年的票房仅仅只有三千多万呢?     有人说那会华夏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并且对于当年仅仅投资了不到七百万成本的《人在囧途》来说,三千万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但在陆非凡看来,以这部电影的质量来说,三千万绝对不是极限。     之所以票房不高,也是当年制作发行的江城华旗影视公司开始并没有重视电影的宣传。而在上映之后,口碑开始发酵之后,又迅速的在网络上出现了盗版。所以在仅仅上映了17天之后,票房就停滞不前了。导致接下来上映的42天,加起来的票房总额才四百万出头。     陆非凡暗自猜测,徐朗后来和对方分道扬镳,选择自己拍摄续集,除了对方条件苛刻以外,恐怕大失水准的发行水平才是主要原因。     有着这么明显的前车之鉴,陆非凡自然不会沿着别人的老路行走。这也是陆非凡能耐着性子,提前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路演的原因。前期口碑已经慢慢的发散了出去,就等开花结果了。     凌晨十二点钟,番茄网正式更新,《人在囧途》出现在了首页热映电影的位置上。网站更新十分钟后,首篇影评出炉。     影评人张晓北:“一部超过了我预期的喜剧片,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作为一部低成本喜剧,这种温情喜剧路线可能会又开创一种新的类型片市场。此片编剧不错,对华夏语境的把握非常精准。另外,徐朗也再次证明,他是一个目前内地市场奇缺的类型片演员。可惜了《无人区》,不然他会正式跨入一线。”     虽然只是短评,但就好比是拉开大幕的第一双手。随后的两个小时,各种长评短评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尤其是在午夜场首场放映结束之后,影评数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一个高峰。     网名为“最美的时光”的业余影评人,在番茄网发了一篇主题叫做《一路温情》的评论。评论中写道: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在这部电影里显得那么的突兀与矛盾,以李成功为代表的无良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