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两顿饭,悲与喜(第1/2页)  抗日之山河血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还要活着。     7名战士的阵亡通知书已经写好,除了一名战士是曹镇人外,其余6人的家,都不在苍阳县。     按照惯例,警卫连把战士们的遗容,简单清洗后,就准备火化。     在秦立的坚持下,举行了鸣枪礼,送了战士们最后一程。     熊熊烈火,烧得噼噼啪啪乱响,3小时后,只留下一堆骨灰。     将骨灰放在陶罐中密封,除了那名曹镇战士外,垒了个小土包,草草掩埋。     土包前,立了木质墓碑,写了6位战士的名字。     安排1名战士,带着6份阵亡通知书和这场战斗的战报,去司令部办理交接,再由司令部统一把阵亡通知书寄送出去。     但在战乱年代,什么都可能发生,常常阵亡通知书无法送到家属手上,可能家属已经离家逃难,也可能家属比阵亡的战士,更早的离开人世,什么可能都有。     而那名曹镇战士的骨灰和阵亡通知书,秦立想亲自去送,为烈士敬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王林派了1个班的战士,保护秦立。     此时,战斗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曹镇。     大多数人的心情是愉悦的,毕竟躲过了一场灾难。     只是家里有亲人参军的家庭,内心的情绪很复杂,即为亲人打胜战骄傲,又为亲人的安危担心。     秦立在一处小土房前停下来。     周围的人,看着秦立的少将军服,纷纷议论。     轻轻地敲了一下木门,出来开门的是位中年妇女。     看着秦立手里捧着坛子,加上秦立和后面的战士表情严肃,中年妇女已经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强忍着眼泪,中年妇女的声音有点颤抖:“这里是曹牧家,长官是不是弄错了?”     秦立很想说自己弄错了,但他找的,就是曹牧的家属。     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中年妇女再也忍不住,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秦立不知道怎么安慰失去孩子的母亲,愤怒地把这笔账算在小鬼子头上。     曹牧的父亲从屋里出来,这种情景,他没有做任何询问,就知道参军的孩子,阵亡了。     他只向秦立问了一句话:“这位长官,曹牧这孩子有没有英勇杀敌?”     得到肯定的回答,曹牧父亲抱着坛子大笑,笑得很凄惨,眼泪止不住流出。     待曹牧父亲的情绪稍微平静,他对邻居说:“乡亲们,今天曹牧回家,我请大伙喝酒庆祝,这是喜事。”     从曹牧家离开,秦立在两边长满杂草的土路上慢慢走着,脑中是一幕幕酒席上的画面。     曹牧母亲呆呆地坐着,没有哭声,眼泪却不停流着。     曹牧父亲,不断举杯,感谢乡亲们来迎接曹牧回家,他喝得很多很快,想把自己灌醉。     乡亲们一直安慰曹牧的双亲,说他们生了一个好儿子。     酒席吃到一半,曹老太爷(曹氏族长)带着几位花甲老人,在门口骂曹牧父亲不懂事,怎么不去邀请他们一群老不死的,说曹牧是曹氏的骄傲,他们理应到场欢迎曹牧回家。     一幕一幕,在秦立脑中回放。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曹牧被小鬼子的一颗子弹击中,倒了下去。     一场战争,一颗子弹,一条人命,一个家庭,一生噩梦。     回到战地医院,秦立问严复华其他6名烈士,能拿到多少抚恤金。     每人15元,但实际发到家属手中,不会超过3元。     苍阳城防军属于杂牌军,普通战士每月军饷15元,还常常拖欠,等人战死了,只发一笔15元的抚恤金,再经过层层盘剥,家属拿不到什么钱。     对于这些现实,以秦立现在的实力,什么都做不了,想要改变,就要有实力。     在乱世,枪炮就是最大的道理。     抗日时期的中国,某种意义上,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