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2/3页)  大魏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起码的数字。     一个士兵一个月最少吃一石米,如果荤腥能保障,这个数字可以下调,但也下调不了太多。这个时代的热量保障不能和后世相比。     一兵一年十二石粮,不算荤腥盐菜的支出,三万人六十万石,也就差不多了。     东藩现有的豆田,高粱田,少量的稻田,根本不足供给这么庞大的移民和军队。     岛上还会有大量军马和挽马,牛羊,豆类和高粱可以当牧畜用的精料,想用来补充人类所需不足,差的太远。     徐子先的计划是要最少百万亩稻田,差不多在五年内够用。     再加上一定数量的豆田,高粱田,还有麻田,百万亩为基数的棉田,如果一切顺利,整个台南平原的利用也就差不多了。     别忘了还得留下大量的灌木和草原区域用来牧马,放马又不能到山里头去放,也是只能在平原地方放。     整个台南平原才那么大,最少得留三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域用来放马,李仪和孔和等人已经前往考查,牧场的选址也要相当考究。     林木要稀疏,灌木也不能太密集,最好就是低矮灌木和草皮最茂密的地方。     精料是一定要喂给战马,但草木也要茂密,李仪他们选址若干天,大体就是定在南安溪和花溪上游靠北处,方圆数百里,打算是立一些哨楼和插一些木桩,用来隔绝生番。     牧场最少也要用几千人,光是建哨楼和建一些栅栏围墙就需要不少人。     还好林木茂盛,不管是做什么都不怕没有木头使。     造船就需要从全国各处购买木材了,东藩这里大木头有不少,但都在深山里,想要进山砍伐就要和土著打交道,相当困难。     更困难的就是把砍下的木头运出来,成本会十倍,百倍的增加。     还不如花些钱,从全国各地的木料商人手中买大木,甚至是从南洋买木头,用船运回来,这样都比到山里砍木头要便宜的多。     然后得召集丁壮修路,修外围防御工事,造各种工厂,砖窑厂,木作厂,炼铁高炉,纺织厂,榨油厂等等……     在众人低语闲聊,从荒疏的小道中穿行而过的时候,徐子先脑海里一直在盘算这些事。     这些想法并不会叫他感觉艰难困苦,或是有畏惧情绪,相反,他觉得相当振奋。     四处半明半暗的土地,小型的山丘,稀疏的林木,灌木,草从,空气中弥漫的草木清香,还有左手侧大海发出的浪潮声,海风带来的腥味……在这个大岛上,一切都叫人感觉新,有一种特的感觉,徐子先想了半天,突然自失一笑。     就是“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握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     这样也太狂妄了,不是好事。     “君侯,棉田,看到棉田了。”     借助火把的亮光,在行走了半个多时辰之后,终于是看到了成片的棉田。     四周还有相当多的灌木和杂草,但分沟建垄,有水渠相通的棉田还是成阡陌状的出现在了徐子先等人的眼前。     水渠纵横,阡陌成片,棉田几乎是一眼看不到边。     已经是四月下旬,棉田开出来快一个月,借着火把的亮光,徐子先跳下马去,观察着垄上棉种的情形。     棉种已经顶出了嫩绿的幼苗,垄沟之上,放眼看去,到处是一片碧绿。     徐子先也是忍不住感到一阵晕眩……三月底或四月初播种,初秋时收获棉花,十万亩棉田,一出手便是这么大,而且事情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事居然就这么叫自己办成了?     时间紧任务急,老实说徐子先也是在赌博,并且赌的不小。     如果事情不顺,流民不能将棉田顺利开出来,开出来之后又没有及时分垄播种,用的办法不对,出的苗不顺,反正这个链条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徐子先都毫无疑问会有大麻烦临头。     陈笃敬这个老丈人不会说什么,昌文侯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