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设庐陵郡,诸位便来讨论一下关于庐陵郡太守的人选吧。”因为刘基将豫章郡分为豫章郡和庐陵郡,所以庐陵郡的太守人选又是重中之重。
顾雍正色道:“如今新设庐陵郡所辖数县,地处偏远,其间山越众多,未曾归服,又兼刚刚置郡,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以新设之太守,不仅要能够统率士卒,平定山越,还应在民生方面有所作为,稳定民心。”
虞翻也点头道:“元叹言之有理。庐陵地区,西与荆南长沙c桂阳相邻,南方更有意向不明的交州各方势力,必须以文武兼备之人镇守,方可对内稳定民心,对外震慑敌人。”
刘基点了点头,思考着如今自己帐下的人才,顾雍c虞翻c步骘皆有郡守之才,可这三人牧民治士能力士族,要论对外平定山越却非他们所长,何况刘基心中自私,想将他们留在身边。
可是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谁可以独当一面,即可牧民治士,又可镇抚山越,威慑敌人呢?
贺齐,贺齐确实有此才能,只不过如今贺齐忙于东冶之地的山越治理,无法脱身,刘基摇了摇头。
其他武将,太史慈刘基肯定要让他留在身边,董袭,凌操又武勇胜于智谋,不足以担任太守之职。
思来想去,刘基想起尚有一人极为合适,当下说道:“奋武校尉吕岱自随我征战以来,屡立战功。此人沉稳冷静,通达之体,文武兼备,乃吾心腹栋梁,正可担任庐陵太守。”
顾雍点头道:“吕定公的确清身奉公,以器干任职,又最早跟随府君征战,如今府君让他担任庐陵太守,足可彰显府君任用贤能之心,雍以为再合适不过。”
确实如此,吕岱能力出众,文韬武略皆备,又最早追随刘基,刘基对吕岱再放心不过。
“那就此说定,仲翔你可速遣人去会稽,镌刻印信,迁定公为庐陵太守。”刘基继续道:“此外威越校尉c山阴尉董袭屡次征伐山越,对待平定山越之事经验丰富,可任其担任庐陵郡都尉,至于山阴尉可由余暨都尉戴员接任。”
董袭在下手位,听闻刘基封自己为一郡都尉,心中欣悦,忙拜道:“多谢府君。”
“元代快快请起,如今汝既为一郡都尉,自然责任甚重,汝当尽力协助吕太守平定郡内山越。”刘基笑道。
“请府君放心。”
“至于郡中其他官吏,可由定公自行征召。”刘基说完,又看向华歆,“如今华府君接任豫章太守,郡内各个要职皆需重新审查,选贤任能,惩治贪官污吏,奖励忠志之士,方可使民心安定。华府君可有人才举荐?”
华歆思索片刻,沉吟道:“豫章虽人口众多,却不像吴郡c会稽那般人才辈出,如今吾向将军举荐四人,可为重用。”
“是哪四人?”刘基喜道。
华歆侃侃说道:“其一乃是豫章郡人士,名叫徐胤,字季登,乃是大儒徐孺子之后,此人清廉忠孝,善待他人,备受爱戴。其家乡寇贼纵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来,不犯其家,其人亦有大才。”
刘基并不知道徐孺子是何人,但他又担心华歆觉得他孤陋寡闻,不好意思出言相问,只好看向顾雍和虞翻,寻求他们的帮助。
顾雍瞬间会意,解释道:“雍亦曾听闻此人,其父徐稚徐孺子素有才名,且德行高尚,已故太尉陈蕃曾任豫章太守之时,便屡次征召徐孺子,只不过徐孺子始终不肯应召,陈蕃慕其才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也是成为了一时美谈,如今其子有其父之名声,府君可举其为孝廉,使其担任武昌令。”
刘基这才想起后世所学课文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应该说的就是这段事情,当下点了点头道:“征召之事由华府君出面即可。”
华歆点了点头道:“其二乃是歆之好友,名叫郑浑,字文公,乃是议郎郑泰之弟,素有才略,前番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