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佛门之道(第1/3页)  鬼引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底怎么办?是继续前行,还是暂时退出去。”     “走吧,都进来了,边走边说,权当解闷。”走在最后的老刘头儿连连催促。     “阿弥陀佛,师弟注意安全。”     心中暗道不好,连永智都提醒我注意安全,恐怕这里不是什么善地。     “师兄,你说的那个通什么路来着?是怎么回事?”     相传,凡人之躯若想修成正果,必须要舍弃凡尘世俗琐事。广结善缘,心中存善。而佛门之人修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领悟到四大皆空。四大即道大c天大c地大c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四空是指道空c天空c地空c人空。     当境界修为达到四大皆空之后,就能寻得淡然平静的心态,能看透这世间一切皆空,组成这世界的物质都是虚无的幻象。     尘世间修为达到四大皆空的高僧比比皆是,并不意味着四大皆空就可修成正果。若想终成正果,还需六根清净。     首先“六根”指的是眼根c耳根c鼻根c舌根c身根c意根。“六根清净”具体来讲就是要在面对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舌头能尝到的,身体能感受到的,外界的一切外部感受时,能保持不受动摇的状态。     能做到六根清净就能做到“定”,只有能“定”得住,才能“从定中生慧”。那么六根清净就是智慧产生的基础。     当一个人的修为能够达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之时,也就不屑于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从而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物我两空境界。     佛家认为一切事物“因缘而生”,一切缘生事物都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无自性,无常性,寂灭性。     无自性指一切事物不能脱离它的产生条件独立存在;无常性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着的;寂灭性是指一切事物最后都会消失。佛家把这三个性质归为一个性质,就是“空”     “色即是空”是说一切事物都因具备一定条件才产生,都是变化着的,都会最终消失的     “空即是色”是说这些性质反映到具体的事物上,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一切有形物体上。     佛法里讲: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人就是觉悟的人,没有认识到的就是众生。即便觉悟了的人,也有高低之分,只完成自己解脱的人叫罗汉;自己解脱了,还希望大家都解脱的,就是菩萨。觉得大家觉悟了不行,我还想让天上的鸟儿,地上的花都要觉悟,那这样的人就是佛。     所以,罗汉是觉悟自己,菩萨是自觉觉他,佛不仅要自觉觉他,而且觉行圆满。     不觉悟的人看不到万物的空性,老把它当做实在的东西,就叫执着。这个花漂亮,老想得到他,就产生了贪婪。     我也想要,你也想要,为此而争夺,结果你得到了,我没得到,就产生了恨。这就是嗔,嗔就是恨。     得不到就憎恨,老想的报仇,而且是十年报仇都还不晚,天天处于仇恨当中,这就是痴。这就是佛家讲的贪,嗔,痴。     因为你没觉悟,所以总是处在痛苦当中。一旦觉悟,你就一下子放开了,你就会认识到万物都是空性,有钱没钱,美丑都是一样,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你的,万物的本性就是空性。这就是诸法实相。     “阿弥陀佛。”永智口诵佛号,继续说道:     世间高僧能够领悟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已属罕见,当达到这个境界之后,就会看的更远,舍弃自己的残躯,进一步来净化觉悟自己。     想要更高的放空自己与万物合一,就要考验自己的心胸是否能容纳万物。而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来自世间的诱惑,亦是苦难,都会集中在一条通往天际的路上,一一呈现,这便是通天之路。能够跨越通天之路,即会舍弃残躯,终成正果。     听永智说完,就像听天书一样,大部分都没有明白。不过有一点我倒是懂了。     “师兄,你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