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李兄救我(第1/3页)  大唐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子总要过下去,活着的人不能一直为死人去伤心。     年关来了,     往年,过年的时候百姓们无以为继,都在为吃什么而发愁。官员们战战兢兢,生怕好处给的少了,惹了朱温那些如狼似虎的手下来年没有好果子吃。     今年则不一样了,百姓有了存粮,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永业田。官员们不用再如履薄冰,这个年是最开心热闹的一个新年了。     洛阳城,灯火通明,夜市到丑时还依旧人山人海。     开元柜坊放出去的贷款越来越多,柜坊终于开始盈利。仅此利息一项,一个月达到了数十万贯。     开元柜坊还出台了一系列贷款优惠政策,凡事对于农业c水利c科技发明等等贷款的百姓,柜坊三年无息贷款。     当然李柷不会做赔本买卖,三年无息贷款是为了大唐经济复苏。百姓可以无息贷款,这钱要户部贴息,柜坊还是稳赚不赔的。     许多布匹c茶叶c瓷器行老板们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国家有钱了,就能拉动经济,李柷不断出台一系列惠民措施。这要放到现代,也是非常好的政策。     比如,劝课农桑。凡是种植棉c油c麻c桑的农户,一律免赋,这极大的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     轻徭薄赋,洛阳城的百姓不再为交不起赋税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局面不会再现。     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蜂拥而至。洛阳城进一步扩大,渐渐成为世界级别的大都市。     但接下来政务也越来越多,李柷发现,经济发展太快带来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首先就是人才问题,这个是回避不了的,也不是短时间内一两年能够解决的。     经过连年战乱,那个站在盛世大唐上的文人墨客已如凤毛麟角。文盲,占了大多数。     李柷没有做过统计,但他敢说,一百个人里面未必会有一个识字的人。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可教育是最烧钱的东西,国家只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大兴教育事业。但没有教育国家又发展不起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朱友能比较郁闷,李柷都快娶妻了。杜芳盈最近好像离自己远了,叫了她几次去逛夜市她都已繁忙为由爽约。     朱友能感觉自己要失恋了,他无处倾诉,只好厚着脸皮来到宫中找李柷帮忙。     好在临近年底,该忙的都差不多了。除了等待初八的册封大典,李柷相对清闲了一些,于是就接见了他。     接见败家子,李柷都是摒弃左右,只留下有为和福全,这样双方都自在的多。     朱友能哭丧着脸:“李兄救我。”     李柷忍住笑:“你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放眼整个京城谁敢惹你,我救不了你。若是你作奸犯科,做了违律的事,我加倍救不了你,就让大理寺收拾你吧。”     “我这还没说什么事,你就救不了我?”朱友能眨巴着眼问道。     “什么事?”李柷只好问。     “是,杜姑娘。自从上次我跟她说给事中张发奎这个王八蛋的小儿子喜欢她以后,她就不怎么搭理我了。”朱友能有些垂头丧气,在对待感情这事上,他与普通失恋小青年没什么两样。     “这个,朱兄,杜姑娘是怎么不搭理你了?”李柷问,在对待这种事上,李柷比他强不到哪里去。     “她c她就是忙,我吧派旺财去,去那个来凤居与与杜姑娘的丫头碰面。那丫鬟说杜姑娘这几天一直很忙,脱不开身。那个”朱友能有些尴尬,毕竟这是两个人的事。     他与杜芳盈都是通过自己的仆人联系,比如这俩人约好今晚一起去逛夜市。都是旺财与杜芳盈的丫鬟在来凤居碰面,双方约定个时间。     大唐虽然开放,可这孤男寡女的总不能每次都是朱友能去郡主府上去找杜芳盈吧。     “她没说为什么忙?”李柷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