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九二 开拓与奴隶(第2/3页)  七海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今社团最大的人力补充是来自于香港来的广东移民,自香港开埠以来,移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人,加上原本就控制的居民,社团直接控制的人口超过了10万,而开台王颜思齐和大肚番已经开垦的土地,显然无法满足这10万人的需求。大本营需要更多的土地种植甘蔗和水稻。所以,开垦荒地成了社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社团遭遇了近乎无解的困难——疾病。     疟疾和痢疾成了社团人口死亡的最大因素,在炎热的夏季,社团甚至一度命令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得深入内地。而一些负责重要岗位的人比如阿海和林诚,在炎热的夏季不许出城。     实际上社团在对抗疟疾方面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小冰河时期让台湾的温度下降,减少了疟疾发生,而台中一带较高的丘陵地形和相对干燥的环境也让疟疾的爆发低于台湾的其他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台湾土著中唯一的一个政权——大肚番。     而在大本营一开始的建设中,华人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华人的城市村镇都有完善的排水c排涝系统,极大减少了疟疾传播途径蚊虫的数量。但是随着开垦的深入,大量的华人被迫离开相对安全整洁的城镇,进入潮湿闷热的丛林和沼泽地,让疟疾问题瞬间爆发。     疾病带来的损伤,一度制约着社团的发展,毕竟每一个来自大陆的华人都是宝贵的技术力量。即便他们不是铁匠,木匠等匠人,但相对于土著来说,男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农夫,女人也会缝纫裁剪等工作。     疟疾问题从一开始得到了社团的重视,但是重视并不代表就能够解决。李明勋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那里获得了金鸡纳树的种子,金鸡纳树作为这个时代治疗疟疾的神药,一度让李明勋欣喜若狂,但是金鸡纳树需要成长七年才能够成熟,皮方可入药。而青蒿虽然也能够治疗疟疾,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社团经过调查发现最容易得疟疾的工作是伐木和修建水利,特别是修建水利,工作地点主要在河流和沼泽地,那里蚊虫云集c环境恶劣,而伐木工人还可以通过台湾特产的樟脑熏蚊虫等方式防治。     社团在防疫和治疗疾病方面没有建树,又必须扩张领地的情况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大量抓捕奴隶来进行危险性工作。     世代居住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的土著,他们对抗疟疾等热带亚热带疾病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华人。所以阿海命令赵三刀,尽量向北拓展,一则夺取土地,二则抓捕奴隶,而社团也通过与东南亚各个苏丹国的贸易,大量购入战争中捕捉的俘虏作为奴隶,编制成专门的奴隶营从事种植园开垦c水利建设c乃至矿山开采等活动。虽然,仍旧有大量的人口在恶劣的环境中丧命,但是社团的损失却大大降低了。     对于赵三刀和李山等人来说,这次交接已经结束了。接替赵三刀的李珊将要继续执行赵三刀制定的开拓计划,抓捕奴隶的同时注意基隆港的西班牙人。但是对李明勋来说,奴隶带来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社团的高层对于努力的态度是非常支持的,毕竟这种近乎免费的劳动力能够大大降低各部门的成本,但是奴隶并不只是男性劳动力,还有女奴,很显然对女奴拥有完全支配权的社团雇员完全可以为所欲为,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显现,但是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大量的混血儿。     在遥远的美洲和左近的东南亚地区,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并不反对混血儿的出生,只是把他们的地位放在了欧洲本土人和殖民地诞生者后面。远远高于奴隶和当地的居民。而荷兰人甚至鼓励与华人和日本人通婚。     但是李明勋清楚知名者这般做是为了尽快的获得忠诚于自己的人口,而社团却没有这个迫切需求。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大陆移民来到台湾,特别是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情况下,移民潮只会越来越汹涌。等到来自大陆的移民把台湾塞满的时候,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