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八九 以铁换铁(第3/4页)  七海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一封信放在了桌子上,颍川打开一看,脸色却是难看起来。     这上面就是李明勋此次带来的货物,当然全部是火器,但却不能让颍川藤左卫门满意,只有五十杆火铳,二十石硝石,数量远远低于颍川的预计,虽然国崩数量达到了六门,但质量却下降的厉害,都是社团从南洋购买来的各式铸铁炮,口径不一不说,也说不好还有多少使用寿命,要知道上一次双方交易的火炮可是十八磅炮,岛津藩主在给颍川的迷信之中对这类国崩赞赏有加,如今却成了破旧的小炮,纵然价格不高,颍川藤左卫门也有些难以接受。     “您的事业在海外受挫吗?”颍川问道。     李明勋摆摆手:“当然没有,事实上,我们的社团的发展蒸蒸日上,以至于火炮自己不够用了。”     颍川微微点头,他倒是不觉得李明勋撒谎,这次入港的几艘船他都看过了,虽然载货量不大,却都是好船,速度极快,甚为迅捷,完全可以作为水军舰船使用,而且全部都是新船,足以证明腾龙商社的发展速度。     在颍川有些难以决断的时候,李明勋又摆在了他面前一个册子,颍川打开一看,上面的东西就比较复杂了,用文字、数字和图片详细标注了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形制,其中多是军械,最常见的是刀矛铠甲。     “这是何意?”颍川藤左卫门问道。     李明勋笑了笑说:“您见到从我们货船底舱搬运出来的货物吗?”     颍川藤左卫门点点头,卸货的时候他都看到了,此次前来日本的六艘船,都是以货物代替压舱石,最常见的是铁锭,光是从六艘船上卸下的铁料就超过了六十万斤,而且都是上好的精炼铁,让长崎的铁价降低了近一成,颍川藤左卫门可以确信,李明勋现在有稳定的铁料获得渠道,也有意拓展在这方面的贸易。     李明勋说道:“社团可以轻易获得高质量的铁料,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铁质农具、生活用具,但是却无法获得足量的武器。”     颍川藤左卫门脸色微变,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李明勋的货船上卸下了大量的铁料,但是很快又购买了大量的铁器,便是镰刀、锄头这类农具也是有多少买多少,这足以证明一件事,李明勋缺的不是铁,而是加工铁的能力。     事实正是如此,大本营的锻造厂获得的资源仅次于造船厂,但是军械仍然不能按时交付,而紧缺的农具绝大部分是从广东购入的,原因就在于锻造厂的加工能力不足,虽然社团想方设法招募铁匠,但是社团所有产业都是耗铁大户,打制农具绝对没有打制军械重要,但是打制军械的优先度又要排列在锚索、铁钉等船用件之后,社团现在可以在广东订制大量的农具和铁器,但是不能订购刀枪。     思来想去,社团的合作伙伴之中,只有颍川藤左卫门身后的岛津藩拥有这个能力,要知道日本实行的是幕藩体制,岛津藩虽然是最不受待见的外样大名,但幕府也只能通过参觐交代制度等方式搞垮外藩的财政,让其没有能力起兵造反,但是对藩国内部事务,幕府也是插手不进。     别的不说,各藩国就可以自己铸造货币,也对藩国内部实行专卖制度,幕藩体质下,藩主对领地的控制权没有下降。     掌控有大量领民的岛津藩自然拥有发达的手工业,冶炼锻造行业也不会少,社团完全可以让岛津铁匠按照自己的要求打制军械,而无需付出金银,毕竟日本不能自己冶铁,李明勋只需要交给岛津藩铁锭,就可以获得铁质军械,事实上,这类事情每日都在日本上演,这个国家每年大量进口铁锭,而出口的商品中,倭刀是仅次于贵金属的拳头产品。     而对于岛津藩来说,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如今的日本军队也是冷兵器与热兵器混杂的时代,相对来说,冷兵器依旧是主流。     “李先生,你真是一个有趣的人,那位何斌先生为你出了以铜买铜的法子,你便有样学样,以铁换铁,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