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岁月 27(第1/4页)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怎么办是不是也要挪挪”冰兰问小李。     “还挪啥我们没几年就退休了, 到时候一起走吧。这一年冰兰送走了何季林。高秀英因为伤心过度,精神越来越差。年底,卫华生了一个女儿。卫华一怀孕,冰兰急得没办法。自己走不了,离着还远,婆婆丈夫又不在身边。     “我去吧, 我去给卫华带孩子”高秀英站出来。     “妈你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一忙说不定我身体就好了”也许人就是这样,当有精神支柱的时候, 身体反而好起来。冰兰陪了十天,看老妈还行便回去了。     也多亏了儿媳妇,上上下下基本上都是她忙。偶尔卫国跟着搭把手。不然冰兰还真不放心把老娘仍在那儿。这个儿媳妇让冰兰很少满意。     总算熬到了76年,在大家快失去信心的时候, 孙鸿飞夫妻首先被接了出来,已经满头银发的孙鸿飞望着蓝天感慨万千。扶着老伴重新回到自己那个家。家早就物是人非。     随后是宋辰铭夫妻, 他们一来就去赶着看孙女。乔安握住老太太手,热泪盈眶。“大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古稀老人还在帮他们带孙女,能不让热感动     “回来了就好, 快去看看你孙女”老太太忙安慰。     宋念已经会跑了,时间就是这样快。宋文希顺利考回来了,随后就是一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     冰兰家的房子基本上都借出去了。正房、厢房, 恨不得院子再加房。去的是一个,回来的是一家。先是住房, 然后是就业。     部队没有合适的工作给知青, 街道等工作的排着长长的队。曹艾云愁白了头发, 就是李红英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下乡回来的儿子。参军已经过了年龄,就业没合适的工作。等着吃什么     “我家那小子后悔了,冰兰,能不能给出个主意”曹艾云再次找冰兰。     “我亲侄子还在家,有办法我早用了”冰兰道,她也发愁,为弟弟发愁。侄子侄女回来了,却不知道该干什么     “我知道你有办法,你一定会想到办法”曹艾云依然不肯走,自己儿子没冰兰的优秀,军校考不上,退伍后到了机械厂上班。闺女倒是好,结婚后被安置到了幼儿园。单单就是这个儿子     “你给我点时间,但有办法我就给你解决”冰兰思考着怎么帮弟弟和叔叔家解决困境。两家都有孩子刚从乡下回来。     经过几家协商,由李红英出现,找院方和地方。把医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租了过来。冰兰筹资建起了中等规模的养殖场。现在物资匮乏,吃一个鸡蛋都困难。     虽然没有先例,双方考虑能解决部分知青问题,还能吃到鸡蛋这是医院提出来的,鸡蛋先紧着医院便同意下来。     虽然还是干村上那点事,好在回到了家里。厂子一建起来,冰兰的耳根清净了。她想干别的,可惜不允许。     孙鸿飞以年事已高为由,把孙朗一家调回了首都原单位。遗憾的是他们大女儿嫁给了军垦的转业兵,选择了留在农场。通过找原大学,补发了大学毕业证,被调到农场厂办。算是有点心理安慰。     79年,冰兰已经五十一岁,“儿子去前线了”小李回来道,“他怕你担心,没敢跟你说,临走给我打了电话”     冰兰一下子坐起来“前线打仗咱们跟哪儿打仗”     “越南,吃里爬外、忘恩负义的东西那几年国家是多么困难,咱们百姓宁可饿着也向他们援助钱粮,现在吃饱了居然打咱们了指挥作战的还是咱们培养出去的人,你说这叫什么”小李气愤道。     “越南老李,你现在就打报告,咱们都去,儿子去了我不放心”     “你也不看看你的年纪都快退休了还逞什么能你就是想去上级也不会批准的。”     “你信不信我的”     看冰兰严肃的脸,小李好像想到了什么“怎么很严重”     “会,我担心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