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上卷115 归隐市井(第1/4页)  北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籽到蚌埠打工没多久,又遇到了麻烦。     收留杨籽打工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两人都姓赵;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     蚌埠市南施家街道c城中村的一处三合院平房,共四间主屋。杨籽的老板租住了一半;一间是客厅间是主卧。另外两间租住着怀远的一对小夫妻。     杨籽住在东屋的三间厢房的其中一间;另外是杂物房c厕所,一间作厨房。     两家都是做豆制品加工“素鸡泡”的家庭小买卖。杨籽是赵姓夫妻唯一的帮手。那对年轻的小夫妻,没请工人,夫妻档。     头天下午从前院的一家小型豆腐皮加工厂拿来千张,卷成15厘米左右直径的卷,用纱布裹好,缠满细布条捆好。又拿去前院豆腐皮厂蒸煮一个小时。再拿回来冷晾。     第二天上午,拆开纱布,把豆腐皮卷用菜刀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院内网上晾晒。下午三四点生炉子油炸。炸好后放在清水缸里浸泡一夜。早上天没亮捞起来,用塑料袋装好,送到菜市场批发给摊位。     整个工艺流程没多大的技术含量。     没出三天,杨籽就熟练的上手了。但是卷布条绳,确实是很重的体力活。难怪老板怕杨籽年轻干不了。     杨籽很能吃苦,眼头活泛。拖地洗衣服等家务活都自觉抢着干。有时候自己老板家的活干完了,杨籽也闲不住;也会帮邻居那对小夫妻干一些卷布绳的出力活。     没出一周时间,前后邻居都很是喜欢不太言语的小伙子杨籽。老板和老板娘更是喜上眉梢。不停地在亲友面前夸赞杨籽。     老板是个不善言语的务实的人,老板娘人长得很漂亮,性格活泼,整天面露笑容。夫妻之间经常打打闹闹c开着玩笑。一家人其乐融融。     老板娘不再让杨籽叫他夫妻两人“老板娘c老板”,让杨籽叫他们“大哥c大姐”。而他们两岁多的小女儿倩倩,也喜欢跟着杨籽玩耍,整天甜甜的叫着“杨籽叔叔”。     杨籽觉得找回了家的感觉。半个多月的时候,二姐的同学过来看望杨籽。大哥c大姐又是夸了杨籽一番。甚至大哥还感谢二姐的那个女同学:     “要不是你一直跟我套近乎,我真的没看上杨籽。那样我就是后悔都没地方去哭了。”     “真的!我们夫妻这些年也招过很多帮工,老的少的都有。从来没有杨籽这样能干的人。这真是我们家的造化。”     大姐也附和着说。     大哥家里经常有亲友过来吃饭c打麻将。大哥或者他的朋友,酒后也偶尔去杨籽住的房间睡觉。     杨籽打扫自己的房间时,经常能从床底下捡到五十百褶皱的纸币。杨籽每次把钱都交给了大哥c或大姐。     “这不知道是谁在你床上掉下的。你捡到的,你就拿去花吧。”     杨籽还是把钱塞给了他们。大姐经常让杨籽去厨房的柜子上装硬币的碗里,拿钱去买早餐。杨籽买回来后,把多余的硬币,重新丢回那个碗里。     大哥就开始带着杨籽,早上骑三轮车去菜市场送货。并把一个个买货的摊主介绍给杨籽认识。告诉他们杨籽是自己的亲弟弟。     “赵老板,你弟弟和你长得还真有点像哦!”     大哥后来就让杨籽一个人去市场送货,称秤收钱。称秤有很多水分抛除的。杨籽每次都是和那些小商贩斤两必争,给老板多卖点钱。回去后如数把钱账交给大哥或者大姐。     有一次杨籽算错了账,少收了一个老板的20多块钱,杨籽自己偷偷拿出自己的钱填上了漏洞。     而过几天,大哥亲自送货的时候,那个摊主,补回来钱给大哥。大哥大姐很是惊叹杨籽的忠诚仁义。     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大姐给杨籽发了300块钱的工资。杨籽只收了180块。     “杨籽!你一个人赶上了两个人干得活。这个钱你要拿着。不要嫌少,年底我和你哥还会给你奖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